重力坝变形监测数据缺失值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大坝安全监测的任务也日益加重。变形值作为反映重力坝安全状态的综合变量,是评判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坝体变形值进行监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坝体变形规律、预测坝体变形趋势,对重力坝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坝运行中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且监测周期较长,从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再到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如仪器损坏、网络中断均会导致数据缺失。由于目前的数据分析方法及程序均基于数据的完备性进行实现,当存在数据缺失时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降低,不利于后期的大坝安全性态评价工作。因此,如何对变形监测数据中的缺失值进行有效插补,以得到更高质量的数据集,对于大坝安全监测预警预报结果可靠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缺失值,基于重力坝变形时空分布规律,利用深度学习模型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分别构建了数据修复模型对缺失值进行插补。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针对重力坝变形监测数据中的缺失值问题,通过分析大量实际监测数据,对缺失值的成因、模式、产生机制以及传统缺失值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当重力坝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存在缺失值时,预测模型的精度会明显下降,不能准确反映测点的真实位移情况,证明了对监测数据缺失值进行插补的必要性。(2)针对单测点数据缺失问题,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进行相关性分析,量化了变形监测数据中同类型效应量之间以及效应量与环境量之间的关系,引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挖掘不同变量间的特征信息,建立了基于MIC-LSTM的变形监测数据缺失值修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IC相关性分析优选输入因子后,模型的缺失数据修复精度有明显提升;在选择模型的输入因子时,应选用同类型的测点数据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且应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优先选择相关系数最高的测点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3)针对多测点数据缺失问题,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分解变形序列,基于排列熵(PE)算法对不同尺度分量的复杂度进行评估,为减小计算规模及计算误差,对复杂度相似的分量进行重组,建立基于CEEMDAN-PE-LSTM的重力坝多测点数据缺失值修复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多测点插补模型对变形监测数据缺失值的修复精度较高,能准确反映缺失数据段的监测值实际变化规律,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与普适性。(4)为验证缺失值插补对预测模型精度提升的有效性,构造了四种不同缺失率的数据集,分别用本文所提出的M-L及C-P-L缺失值插补方法及传统缺失值处理方法对缺失数据集进行插补。基于不同插补方法得到的数据集,利用传统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以及LSTM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M-L及C-P-L缺失值插补方法得到的数据集进行预测时结果精度较高、误差较小,且在不同缺失率下的稳定性均较好,说明这两种方法能有效应用于提升监测数据质量。通过多测点结果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插补方法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其他文献
高速列车轴承作为列车轴箱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可靠性对高速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自行研制的高速列车轴承有望取代进口,为高速列车装上国产轴承。列车轴承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先经过可靠性试验,为此设计适用于高速列车轴承的试验台架也就势在必行。本文围绕高速列车轴承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工作有: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列车轴承试验台,尤其是有关高速列车轴承的试验台。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其各自的优点、适用范围以
土坝是水利工程常见的坝型之一。由于多数土坝修建时间较早,大量土坝成为潜在的病险坝。土坝失事案例中因渗透破坏问题使坝体失稳占比越来越高,而库水位的骤变及长期运行下水位变化是土坝产生渗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库水位长期变化过程土体材料会经受反复干湿循环,劣化土的力学与渗透特性进而影响坝体稳定,因此研究库水位变化下土坝的渗流分析同时考虑土体材料性质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均质土坝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库水位升
在岩溶区修建隧道常会面临突涌水等地质灾害,尤其是修建浅埋穿河隧道,极具挑战性。由于隧址区存在断层破碎带、岩体风化程度高、节理裂隙发育等,河水入侵隧道造成突涌水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因此,首先从宏观方面评估突涌水灾害风险等级,研发隧道(洞)施工前期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系统,最后对于输出的高风险洞段,模拟其突涌水过程,综合确定危险性等级。本文首先从宏观风险评价方面,根据岩溶区浅埋穿河隧道的地质条件及隧
为解决在交汇河道因支流汇入对主流堤岸及航道通航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采取在交汇口下游支流对岸侧建立丁坝的方式,改变水流交汇区原有的水流结构从而达到治理河道的效果。在对物理水槽实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基于三维k-ε紊流模型、VOF法自由液面捕捉技术、PISO压力速度耦合算法建立了关于研究丁坝对水流交汇区影响的数值模型。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丁坝布置位置,不同河宽缩窄率(丁坝长度与主槽宽度之比)及主支流
在我国近10万座已建水库大坝中,大量工程处于不同程度的病险工作状态,其中土石坝所占比例最大。采用健康诊断方法定量评估土石坝健康状况,能够对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有效准确的辨识,及时诊断土石坝的病险程度,确保大坝长效安全运行。土石坝健康诊断信息类型多样、诊断过程复杂,健康诊断方法是实现土石坝健康诊断信息融合与安全性态分析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数值计算、安全监测、检查巡查、试验检
在水利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安全监测在水工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运行期间都必不可少。只有在掌握了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以后,才能了解其真实的运行状态,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对大型水工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并且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尤为重要。通过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不断研究与不懈努力,有关大坝安全监测方向的理论模型以及计算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但是客观来看,在某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工建筑物,高水化热造成内外温差加大,继而会出现温度应力,温度应力过高会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而温度裂缝又严重影响着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目前,研究大体积水工建筑物的温控防裂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往往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水化基本不放热,所以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也会大大降低,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
径流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综合作用下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开展变化环境下水循环驱动机制相关研究,定量区分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脆弱,存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研究该区域变化环境下对流域径流的驱动分析是探究区域水循环机理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佳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多年、年和季多个时间尺度进行分析研究,基于
目前注浆技术在治理隧道、隧洞突水以及处理大坝坝体、坝基渗漏等工程中应用广泛,浆液在封堵裂隙的同时也能加固周围岩体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但由于注浆施工具有独特的不可见性,因此针对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规律和封堵机理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搭建室内动水注浆试验平台,研究了浆液基于倾斜光滑裂隙和倾斜粗糙裂隙在动态水流中的扩散规律,并且根据试验所得浆液扩散图像、动水流量、浆液覆盖率
土石坝坝料级配为研究土石坝性能的基本参数,其合理性对坝体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当前,工程实践中的级配检测主要采用筛分法,通过随机取样与人工筛分计算级配数据,方法较为耗时且结果代表性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识别技术已在各领域中广泛使用,为级配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针对土石料图像,传统图像识别算法采用数学与拓扑学等方法对像素灰度值进行处理,其理论成熟但精度难以满足需求。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算法通过神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