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的作用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体重符合要求且健康的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实验组(阿托伐他汀组)。提前每天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kg的剂量给予假手术组及实验组进行灌胃用药,给对照组(NS组)相同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时间为一个月,除假手术组外,均行线拴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栓塞3小时后观察大鼠的梗死情况,根据其神经功能评分,选择合适的大鼠进行灌注取脑,然后提取梗死区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随后观察急性脑梗死前后脑组织内MMP-9和TIMP-1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blot检测梗死区域脑组织标本匀浆中MMP-9和TIMP-1的表达量及MMP-9/TIMP-1的比值变化,TTC染色法探究服用阿托伐他汀后脑梗死面积的变化。使用qPCR检测梗死区域脑组织标本匀浆中MMP-9和TIMP-1的mRNA的变化量。并对每个组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探究神经功能的变化。
  结果:1.急性脑梗死时MMP-9表达量明显增加,TIMP-1的表达量也相应增加,我们取正常脑组织及急性脑梗后的脑组织行免疫组化,通过免疫组化我们能够观察到MMP-9和TIMP-1的表达量相对于正常机体中较高。2.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MMP-9的表达,同时也降低了TIMP-1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MMP-9/TIMP-1的比值。在急性脑梗死后,取梗死组织进行WesternBlot,研究表明Atorvastatin组中的MMP-9的表达明显低于NS组(P<0.01,n=4,ttest)。Atorvastatin组中的TIMP-1的表达相对于NS组也明显降低(P<0.01,n=4,ttest)。TIMP-1是MMP-9的抑制剂,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现两者的表达都降低,因此我们进一步分析,进行MMP-9/TIMP-1的比值探究,分析MMP-9和TIMP-1平衡状态,看是否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在比较MMP-9/TIMP-1的比值中,我们发现Atorvastatin组中MMP-9/TIMP-1比值相对于NS中明显要低(P<0.01,n=4,ttest)。然后我们再使用qPCR,分析TIMP-1和MMP-9这两个蛋白的mRNA的表达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在急性脑梗死后,Atorvastatin+ACI组的MMP-9的mRNA的表达相对于NS+ACI组明显较少(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对MMP-9的mR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同时Atorvastatin+ACI组的TIMP-1的mRNA的表达相对于NS+ACI组也明显较少(P<0。05),提示了阿托伐他汀对TIMP-1也具有抑制作用。3.提取大鼠模型脑组织,并使用TTC染色法,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Atorvastatin组的脑梗死面积明显要小于NS组中的脑梗死面积(P<0.01)。并且对两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Atorvastatin组神经功能保护明显要优于NS组。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调节MMP-9和TIMP-1的表达,抑制MMP-9的表达,降低MMP-9/TIMP-1的比值,根据TTC染色结构及神经功能评定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阿托伐他汀的使用能够减少脑梗死的梗死面积,提高神经功能的保护,改善预后。
  结论:我们的实验证实MMP-9在急性脑梗死时表达会明显增加,而使用阿托伐他汀组别的大鼠在急性脑梗死后会出现MMP-9及TIMP-1的表达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阿托伐他汀的大鼠组较对照组的MMP-9/TIMP-1的比值要小很多,阿托伐他汀组的急性脑梗死梗死面积也较对照组要明显减少,因此我们得出阿托伐他汀的使用可以保护神经功能,减少梗死面积,有助于改善预后状况。同时根据MMP-9/TIMP-1的比值的变化,我们可以探究其比值变化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针对次现象,又为我们治疗提出一个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目的:  本研究利用大鼠丙泊酚自身给药和在体光遗传学模型来探索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amygdala,BLA)-伏隔核(nucleusaccumbens,NAc)环路及其NAc的AMPAR在丙泊酚精神依赖性的调控作用。  方法:  1: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50-280g。大鼠右侧脑立体定位BLA区注射1μlAAV:CaMKIIa-hCHR2(H134R)-eYFP(滴度:1.
学位
目的  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OCTA)探究近视儿童的黄斑区及视乳头旁的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变化。  方法  共276例儿童(年龄范围为10-17岁)的276只眼纳入本研究。根据屈光状态分为四组:正视组(等效球镜度在+0.50D到-0.50D的范围内),低度近视组(-3.00D<等效球镜度<-0.50D),中度
学位
期刊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根据globalcancer最新的数据表明,卵巢癌的致死率仅次于宫颈癌排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八位。众所周知,基因组DNA的稳定性对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至关重要。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减弱会增加DNA突变的概率,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风险。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
学位
期刊
背景:外伤、手术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创伤性痛性神经瘤,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目前仍是一大难题。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取向纳米神经导管可以引导神经纤维轴向生长、预防创伤性痛性神经瘤的发生,并观察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创伤性痛性神经瘤的形成密切相关,但其确切作用机理未明;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此我们提出假设:取向纳米纤
研究目的:  睾丸间质细胞与男性生殖健康息息相关,作为男性生殖的重要内分泌细胞,其发育过程受多种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其中的具体发育调控过程尚不清楚。抑瘤素M(OSM)是细胞因子IL-6家族内的一种多效细胞因子,其参与调节多种生物系统中的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我们推测OSM是调控睾丸间质细胞发育的重要潜在因子。本研究探讨了OSM对大鼠睾丸间质干细胞发育的影响,并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