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遇地震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设计成梁铰屈服机制的延性框架,或边柱不出铰的混合铰屈服机制的有限延性框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简称《预应力规程》)对边柱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做了提高的调整。而弯矩增大系数调整后预应力框架结构是否能够实现有限延性的设计要求,及结构抗震性能如何?均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更好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运用OpenSees软件完成了不同设防烈度、不同抗震等级、不同边柱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一系列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模拟分析;并进一步完成了在同等场地条件、满足同样工程建设需求的预应力及非预应力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①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根据《预应力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一级、二级、三级预应力混凝土抗震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均能避免出现总体失效和局部失效,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②通过对按照《预应力规程》和《抗震规范》设计的二、三级预应力混凝土抗震框架对比研究表明:按《预应力规程》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通过提高边柱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除顶层外,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边柱出铰;在设防烈度较低分区,由于预应力梁超强严重,避免边柱出铰难度更大;③通过二、三级预应力框架与非预应力框架抗震性能对比研究表明:在同等场地条件、满足同样工程建设需求的预应力框架的抗震性能总体上不低于非预应力框架的抗震性能;④模拟分析表明:根据现行规范设计二级、三级预应力抗震框架均不能避免底层柱底出铰;本文算例表明:将8度(0.3g)二级预应力框架柱底弯矩增大系数从现行规范的1.25提高到1.5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形成了避免边柱出铰的稳定耗能机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表明二级预应力框架柱底弯矩增大系数提高到1.5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TBM法施工在深埋长大隧道施工中较钻爆法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当隧道埋藏较深、长度过长、洞径较大时,采用钻爆法需要相当长的工期,尤其是当工期对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
旁压试验是利用旁压仪对钻孔壁施加横向的均匀应力,使孔壁土体发生径向变形直至破坏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力学模式一般被看作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   试验结果以压力与体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脉动风特性差异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输电线路建设技术的输出,也面临着发达国家强烈的竞争。对于输电塔架结构而言,风荷载往往是设计中的主要荷载。荷载规范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不同国家风荷载规范中关于脉动风速谱的选取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弄清风谱对输电塔架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以及输电塔结构的气动阻尼效应,从而对输电塔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脉动风作用下结构响应问题主要涉及到脉动风的描
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边(滑)坡稳定性问题是常见的工程问题,同时也是地震产生次生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型边(滑)坡屡见不鲜,仅靠增大单桩截面积显得不太实用,各种新型抗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建筑的用水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关于建筑用水定额
通过系统的现场调研,掌握了厦蓉高速公路(水都线)浅变质岩系风化层高边坡的工程地质特性;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确定了结构面的优势产状;在现场统计了结构面的岩石质量指标RQD值
本文通过搜集并查阅有关资料,阐述了毛乌素沙地特细砂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当今世界建筑正日益向多功能发展,为满足建筑功能和建筑外观的多样化需求,大量体型复杂的建筑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和对单体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许
不锈钢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以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建筑结构当中作为承重构件被逐渐采用。不锈钢强度高、壁厚小,在应用过程中,稳定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然
对降雨引起泥石流的研究因其学科的交叉性强、影响因素多、作用机理复杂等特点,是迄今尚未取得共识的前沿课题。从宏细观角度研究由降雨诱发的砂土泥石流在启动和运动过程的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