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金属离子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单层分散结合态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机金属离子对二氧化钛纳米晶电极进行表面修饰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研究无机金属离子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单层分散结合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研究了后处理方法(水热处理和常压下直接烧结等)对纳米TiO2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高压水热处理得到了一定粒度、晶型完好的锐钛型纳米TiO2。制备中引入的HNO3中的N在后处理过程中被还原成低价态的N。2.采用本论文制备的锐钛型纳米TiO2,制备多种Sr2+/TiO2体系。进行了Sr(NO3)2在纳米TiO2粉体上单层分散阈值的研究。Sr(NO3)2在纳米TiO2粉体表面分散体系焙烧前单层分散阈值(1.0 Sr2+ion /nm2TiO2)远小于焙烧后体系的单层分散阈值(3.3 Sr2+ions /nm2TiO2)。3.对Sr(NO3)2在纳米TiO2粉体分散体系进行表面结合态研究发现:在阈值(均指未焙烧体系)前样品Sr 3d5/2电子的的结合态不属于Sr类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Sr2+与TiO2表面的O2-形成表面Sr-O键,这种表面键的结合态与SrO中Sr的结合态有本质的区别。经过焙烧后NO3-完全分解。阈值后样品中Sr2+的 Sr3d5/2电子的结合能随着Sr(NO3)2在TiO2粉体表面含量增加而增大,接近Sr(NO3)2中的Sr的结合能,说明此时的Sr2+存在两种结合态,分别为表面单层分散结合态的Sr-O键和残余晶相Sr(NO3)2中Sr的结合态。焙烧后NO3-部分分解。4.本实验方法得到的Sr2+/TiO2纳米晶膜(Sr2+表面修饰TiO2纳米晶电极)每平方纳米TiO2吸附0.14个Sr2+,Sr2+是以亚单层形式分散在纳米TiO2晶膜表面。焙烧前后的Sr2+均与TiO2表面的O2-形成Sr-O表面键,而没有生成SrTiO3。研究发现,吸附在膜上的NO3-中的N5+被还原成胺类低价态的N,焙烧后该类氮化物中的N消失。纯<WP=4>TiO2晶膜上的低价态的N没有变化。5.对ZnO在纳米TiO2粉体上的分散阈值进行了研究,分散阈值为4.57 ZnO/ nm2TiO2,该阈值点的覆盖率为0.31。通过对Zn2+/TiO2纳米晶膜(Zn2+表面修饰)的表面结合态研究发现:焙烧前后Zn2+在TiO2晶膜表面均以ZnO形式存在,吸附在晶膜上的NO3-中的N也被还原呈胺类的N,再进行焙烧,胺类N化合物分解,N原子消失。纯TiO2晶膜上的低价态的N没有变化。按本论文方法制备的Zn2+/TiO2晶膜每平方纳米TiO2晶膜吸附0.68个ZnO,ZnO在TiO2膜上处于亚单层分散状态。
其他文献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三维光学摄影测量设备,以用于反向工程的数据获取。本文中探讨了摄像机的标定和数据点云的拼合两项技术。本文从多方面比较了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我国相继出现多起河流重金属污染事件。重金属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及难降解性等特点,在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经由中间产物合成气再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其它增值的化工产品.目前合成气的制备主要
超导颗粒膜是由超导体和绝缘体(一般为非晶态)构成的复合体系,当超导体的颗粒尺寸为纳米量级时,会出现超导转变温度增加、超导临界磁场增大等新奇现象。为了研究三维超导颗粒膜的超导-绝缘体转变以及超导临界磁场,本文采用共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体积分数x的Pbx(SiO2)1-x超导颗粒膜(0.27x≤x≤0.87)。为保证样品是三维的,所有样品的厚度均控制在500nm以上。我们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构、
目前,废水生物处理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化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认识,加强其去除机理的研究,而废水处理电子计量学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废水
本文主要研究了掺杂 Ge与 Co元素以及退火温度对系列Fe72.7Al0.8Si17.5B5Cu1Nb3-xGex(x=0,0.2,0.4,0.6,0.8 and1.0), Fe72.7-xCoxAl0.8Si17.5B5Cu1Nb3-yGey(x=0,4,8;y=0,0.4)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为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在理论和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问题.中国目前开展排污权交易,
该论文以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在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水量、水质性缺水流域的跨界水资源冲突协调理论基础,提出了跨界水资源冲突的断面控制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