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环境犯罪的法益比较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法益,其内容是检验刑罚发动的标准。在我国环境刑法中,由于保护法益内涵的不确定,导致了法律适用的无力。因此,妥善地理解法益概念,已经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当务之急。相比之下,日本环境刑法的人本主义法益观则使其成为环境治理的成功样板。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环境犯罪中保护法益内涵的比较,提出我国应当建立真正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环境刑法体系,以避免法益概念的“空洞化”、“稀薄化”。本论文共设四章,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分析了日本环境犯罪保护法益的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从“公害刑法”到“环境刑法”,是立法者对人本主义项下法益概念的深刻理解,是对保护人类良好生活的环境“财”的重视,是法益内涵“从事后救济的公害法时代到事前预防为中心的环境法时代”的全新转变。第二章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犯罪保护法益的内涵。我国目前环境刑法体现的是国家对社会管理秩序的重视,“社会危害性论”作为判断罪与非罪的实质标准,与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法益观并不一致,其是一种典型的国家本位下的环境保护策略。第三章对中日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进行比较。就基本立场而言,日本是对代际公平下环境“财”的保护,我国则是基于国家本位主义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的评价。另外,就主要内涵而言,日本环境犯罪保护的法益更具开放性,与人相关的“财”皆有可能成为保护法益的内容,而我国则是封闭状态下对某些重要环境利益的忽视。第四章是从中日环境犯罪保护法益的比较中得出的启示。我国应构建符合社会潮流、具有亲和力的环境刑法,彻底改变现有立场,建立多元环境刑法体系下共同保护法益的立法模式,重新考量新时期环境犯罪的特性,以维护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享受良好生活环境这一基本公共“财”的权利。
其他文献
<正> 我于摄影审美取向,向来是一个多元论者。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个人的偏爱,但要做公正的判断、科学的研究,那种纯属个人偏爱的想法,是常常要有意加以迴避的。尽管每一个搞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社会化普及,信息通信网络用户的社会活动产生了具有多维属性的社会化大数据资源,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社会价值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重要课题。
对于唐三彩的研究,历来的研究集中于唐三彩的制作及其功用上,使得唐三彩的上色与烧制艺术得以被人们透彻了解。本文针对出土的唐三彩和现代工业制造的唐三彩工艺品,分析其艺
目的分析和探索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06例在我院肝胆外科接受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为结石阳性组(n
<正>《周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即有形之上,实则无形者称之为"道","形而下者"即有形者为"器"。这一简短的阐述中出现了"道"、"形"、"器"
主要介绍某公司汽车涂装室送风系统过滤器的种类、过滤精度、选用依据,使汽车涂装室过滤器的选用标准化。
新农村文化可以分为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特性,政府在建设中应发挥主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民的文
大批农民在城市化的吸引下流入城市 ,实现了农业职业向非农职业的转换。但是否在心理层面上获得了现代性 ?本文通过对武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 ,考察了他们现代性特征及影
伴随老化,老年人的认知和脑功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人类的大脑到老年期都会保有一定的可塑性,认知训练的方式是延缓认知和脑功能衰退的有效手段.本文回顾了以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改善了农民生活,在农村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并引导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及产品档次优化升级,实现了生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