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纳徐烈炯和刘丹青(1998)的观点区分三类不同的话题:主话题,次话题和次次话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次话题。例如在“李四那本书读过了。”这句话中,‘那本书’就是次话题。汉语中次话题的研究文献是比较丰富的。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普通话中次话题的位置和派生过程。
研究普通话中次话题的位置主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普通话中次话题的位置是什么?第二,次话题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关于汉语次话题的派生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Xu&Langendoen(1985),Lee(1986),Lin(1992)认为次话题的结构是由双重话题化形成的,Ernst&Wang(1995)和Lu(1994)认为是宾语嫁接到VP之上形成的,潘海华、胡建华&李宝伦(2003)认为是宾语嫁接到IP之上形成的,徐淑瑛(1995)认为是宾语‘焦点化’形成的。可是这些研究对次话题的派生过程及解释都存在一些纰漏。本文将围绕以上两个问题,运用最简方案的相关理论对普通话中次话题的位置进行研究。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人认为汉语的主题是基础生成的,有人认为是移位派生的。我们运用最简方案特别是语段推导的相关理论来证明汉语的次话题是由移位派生的。我们认为次话题在普通话中处于话题标示语位置(specifier)而非嫁接位置。我们采用“多重标示语假设”(Chomsky,1995)(Wu,2000,,p.296)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次话题,基于汉语中没有显性一致特征,在次话题的结构中,存在宾语显性移位现象。“多重标示语假设”特为语序中存在宾语显性移位现象的语言设立的。受Pesetsky(1999)的启发,我们称之为“动词多重标示语结构”,即Vm-spec。“动词多重标示语结构”有两个Spec位置,根据“动词词组内主语假设”,主语源于动词词组的指示语位置,宾语可以移位到动词词组的外指示语位置。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次话题在普通话中处于[Spec,ModalP]或[Spec,vP]。移入次话题位置的宾语是通过边缘系统的P特征和次话题拥有对比话题特征驱动句法移位的。
语言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本文根据乔姆斯基(Chomsky)最简方案的精神,对汉语普通话次话题提供生成模式的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有待我们以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