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导向下长治市“城边村”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塔岭山片区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1%,进入到了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重塑空间格局和推动城市发展的综合体制改革和城市化发展道路抉择阶段。而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明显滞后于城市。为此,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融合、大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快速城镇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处于剧烈城乡变化状态中的城市边缘区,特别是城市边缘区的主体-“城边村”,作为介于城市与外围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区,其发展滞后于城镇化的要求,集聚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空间问题,成了城市发展的隐患甚至是桎梏。城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变革,“城边村”应该抓住机遇,凭借其特殊的区位交通、市场信息、资源文化等优势,主动通过转型发展顺利融入城市,避免发展成为新问题“城中村”。因此论文选取“城边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转型发展和规划策略问题。  论文剖析了“城边村”产生的原因及其特殊性,分析了“城边村”的特征和系统性,探讨了在城乡统筹导向下,“城边村”的转型发展、动力机制和规划策略等一系列问题。认为“城边村”通过转型发展,采取适当的规划策略,是在源头上堵住“城中村”和解决城乡发展隔阂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城乡统筹导向下,应该更加重视“城边村”的转型发展与规划实施策略,并且提前进行转型与规划建设的准备工作。作者认为“城边村”的转型模式与规划策略是具有多途径体系的系统工程,并以塔岭山片区七个“城边村”的转型发展与规划策略为实例解析,在经济与产业、资源与环境、社会与文化、人口与空间、制度与理念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转型模式和规划策略的论述。  论文以塔岭山片区七个“城边村”的转型模式构建与规划策略保障为例,解析了“城边村”转型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分析了“城边村”转型与规划面临的重大难题,提出了转型发展的具体规划策略与方法。以达到在某种程度上对该区域或其他区域参考和借鉴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传统古镇是人类聚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各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保护古镇就是传承历史。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古镇的历史
四川省拥有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1,截止到2014年第三批次的“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四川共有8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乡村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生活产物倍受人们的关注,合理开发乡村旅游中传统乡村建筑可使传统乡村建筑在被利用的同时又得到一定的保护。本文主要是针对川西地区乡村旅游中传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城市的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就在此时“田园城市”理论应时而生。“田园城市”的实践发展之路并不
当前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是由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构成,并根据空间特征和历史价值,提出相应保护策略和方法。但许多承载历史信息的
本文研究的是传统民居的分类保护与更新改造问题。以山西省沁水县郭壁村为例,在了解郭壁村的村落基本概况,包括村落的地理环境、空间格局、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民俗习惯以
骨灰堂建筑是一种立体化、高密度安放死者骨灰的建筑类型。论文以南京市二龙山骨灰堂项目的工程实践和相关设计研究为背景,探讨在高密度安放骨灰的条件下,如何实现骨灰堂建筑当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不仅承载着城市生活的愿望,塑造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更是城市水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
自然通风是降低空调能耗和改善室内环境的有效措施。但是随着城市用地紧张及土地价格过高导致开发商对住区追求高密度及高容积率,使得高层住宅普遍存在大进深设计的趋势。高
近20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于信息的处理和交换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作为新时代的工具“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