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MAC400的微细切割数控系统的开发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对微细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需求催生了微细加工技术。时至今日,微细加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涉及传统加工方式与非传统加工方式的新技术,其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本课题以基于 IMAC400 的微细切割数控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细切割机床的硬件选型与结构设计、数控系统的软件开发、微细切割的加工运动仿真和自动编程以及机床运行的参数优化、误差补偿等工作。  首先,根据微细切割机床的微细加工的特点,选定了微细切割数控系统的硬件如控制器、驱动器等,具体介绍了各种硬件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搭建了机床的电控系统。利用 Qt4.8 开发出一套数控系统,阐述了数控系统的结构层次,具体的介绍了用户界面及其对应的功能,同时重点介绍若干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并对NC代码的高亮显示、回零策略以及G代码的译码过程等进行了深入说明。  其次,针对微细切割数控系统的 NC程序的编程逻辑较为复杂的特点,开发了一个具有NC程序的运动仿真功能和自动编写NC程序功能的软件,然后,针对NC程序的结构和本机床加工过程的特点,说明了仿真和自动编程的数据存储方式以及其功能实现的具体流程,最终实现了运动仿真以及自动编写NC程序的功能。  最后,针对机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对相关硬件进行参数优化的方法,并根据数控系统对机床动态响应特性的相关要求,介绍了机床的PID参数调试的过程。为满足数控系统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对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了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机床的定位精度进行了补偿。为了满足对成品尺寸和质量的要求,测试了微细切割时刀具的刀尖形状、垫板材料、切割速度等加工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针对机床的结构特点,本文还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对刀方法,用来寻找工件坐标系的零点。最后为了验证机床的具体性能,利用微细切割数控系统进行多组加工实验,使用高分辨率的工业显微镜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切割的部分工件能够达到精度要求,因此,数控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作物干旱灾害损失,本研究以甘肃省春玉米为例,构建了用于春玉米干旱灾损评估的生物气象指标——DI指数,该指标由CI指数和水分适宜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多年,它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新课标与原有教学大纲区别的基础上,解决好新课标的教育目标与
消声器是减小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主要装置。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排气速度增大,消声器的复杂结构容易产生气流再生噪声,从而影响其消声效果。然而在传统的消声器排气噪声测试过程中
漳州地处我国四大地热带之一的东南沿海地热,在我国刚刚兴起的干热岩开发研究中,不少专家认为漳州地区存在干热岩的可能性较大。前人对漳州地区水热型地热系统进行过系统研究
食物生产是影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由于食物类型不同其碳排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快速演替必然会对生态碳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研究1997—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①在数量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整体都呈现逐渐的增长刚性,但仍属于低碳消费模式;②在结构上,各类型食物碳排
目前在机械制造领域广泛采用的机动夹具,主要是液压传动或气压传动夹具。这两类夹具的能量传递路线,从电能输入到夹紧元件机械输出,中间要经过若干环节,因而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此外,液压传动还会因油液挥发及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流体传动夹具不能适应制造技术绿色化的发展要求。本论文重点研究直线电机在夹具的夹紧装置中如何应用的问题,所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对直线电机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其在不同夹具中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广泛应用于高速精密机床主轴及其它高速转子,它能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负荷的联合作用,是高速转子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轴承的疲劳寿命是轴承质量的综合反映
目前来说,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而是因为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晚上自身的各项制度管理,才能
当前核电、造船、化工、国防等领域的大型构件精确高效制造迫切需要巨型重载操作装备。在制造过程中,操作装备通常是与加工装备协调操作的,操作装备的末端执行机构对于制造过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在建设中将形成大量的边坡灾害,这就给边坡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技术是结合了预应力锚固技术和框架梁加固技术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