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酵特性的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基因组分析及应用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shil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是乳品工业中常用的发酵剂菌种之一。研究表明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环境区位的多元化可能赋予菌株在乳制品之外体系的应用潜力,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多聚焦于分离自乳体系的菌株,尚需要对来自其他分离源的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株的基因组特征、发酵特性等进行研究;挖掘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内的亚群规律以及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和代谢规律。本研究对75株乳酸乳球菌基因组进行了平均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同源基因分析及泛基因组和核心基因组分析,对基因组中与发酵特性相关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风味合成相关基因及细菌素合成基因进行了预测;分析了34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株对22种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从生长产酸特性、酶学特性、乳糖与果糖苷代谢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关基因型进行关联性分析;最后分别在牛乳和豆乳体系中对菌株的基本发酵特性和代谢特性进行了解析与验证。通过基因组分析发现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株在系统发育分析中可以分为环境型和乳体系适应型两个亚群,其中环境型菌株主要分离自植物、人群粪便及生牛乳样品,乳体系适应型菌株主要分离自乳及乳制品。两个亚群在碳水化合物利用、蛋白水解及细菌素合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与乳体系适应型菌株相比,环境型菌株具有更多种类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基因和细菌素合成编码基因,而胞壁蛋白酶编码基因主要分布在乳体系适应型菌株中。通过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的分析,发现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株普遍具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海藻糖、半乳糖和麦芽糖的利用能力,其中8株环境型菌株具有利用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木聚糖等多种低聚糖的能力,仅有5株菌株具有阿拉伯糖利用能力。此外,共有13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株具有快速利用乳糖的能力,其中3株属于环境型菌株,9株菌属于乳体系适应型菌株。通过基因组功能预测发现在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中乳糖代谢途径的分布存在4种情况,其中具有磷酸转运系统/塔格糖-6-磷酸(PTS-T6P)途径的菌株乳糖条件下生长产酸特性优良,乳糖代谢速率快,具有显著的6-磷酸-β-半乳糖苷酶活力,仅含有透性酶-Leloir途径的菌株生长产酸特性差,乳糖代谢速率缓慢,而两条途径均缺失的菌株几乎不能代谢乳糖。另外,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菌株中存在3种果糖苷转运代谢途径,根据编码基因在不同果糖苷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发现PTS和超家族转运体代谢途径对蔗糖和低聚果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而ABC转运体代谢途径主要作用于菊粉代谢。结合代谢组学方法、发酵指标和感官评价对菌株在牛乳体系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DSCAB11M15和DYNDL21-2在牛乳发酵中具有优良的生长产酸特性,发酵8 h能够完全凝乳,样品中的差异代谢物主要与微生物的丙酮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途径相关,乳酸、乙醛、乙偶姻、2,3-丁二酮及γ-氨基丁酸等重要非挥发性及挥发性物质显著上调,说明能够赋予发酵乳优良的风味特性及附加功能价值。另外,菌株DYNDL21-2的发酵乳中3-甲基丁醛丰度显著上调,赋予该样品在感官评价中特殊的焦香和焦糖风味。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在豆乳体系中的发酵研究表明菌株DYNDL21-2、DYNDL1-2和FJNDD18M8在豆乳体系中具有优良的生长产酸特性,发酵6 h后能够完全凝乳,己醛和多种呋喃类杂环化合物的丰度显著下降,能够有效降低豆腥味的强度,另外菌株FJNDD18M8的发酵豆乳中乙醛、乙偶姻及2,3-丁二酮等物质的显著上调能够提高产品的奶香和奶油风味。综上所述,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水解相关基因随种内进化表现出分布规律,赋予菌株不同的发酵代谢特性,其中PTS-T6P途径是乳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含有胞壁蛋白酶编码基因的菌株DSCAB11M15和DYNDL21-2发酵后氨基酸丰度增加,其中菌株DYNDL21-2由于具有α-酮酸脱羧酶基因能够产生更高丰度的氨基酸代谢产物。
其他文献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一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和非凡的光学特性,是取代传统硅基半导体的潜在理想材料。但遗憾的是,目前商业化生产的碳纳米管都是金属型和半导体型的混合物,并且带隙范围较大。在电子器件应用上,金属型碳纳米管的存在会使得激子淬灭,进而影响器件的性能。同时,半导体型乃至单一手性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分选对于构建高性能电子纳米器件至关重要。然而,常规的SWCNT分选过程必须要在收率和手性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经过近些年年的研究和发展,表现出丰富各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在光电器件相关应用中也显示出一定潜能。由于TMDs的层状结构,可将其和不同材料相集成以构造异质结,为探索二维TMDs提供了新平台,另外Janus TMDs因不对称的几何特征也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目前对TMDs异质结的探索多针对其本征形态,关于异质结层间相互作用和光电可调范围的了解仍不够全面;而Ja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光子器件成为信息传递的理想载体,但是,传统光子器件的衍射极限阻碍了光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SPs)的研究为克服衍射极限提供了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具有克服衍射极限、易
太阳能驱动的光热水蒸发是仅仅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的技术,在脱盐、蒸汽发电、蒸馏、水分解、杀菌等方面均表现出非凡的前景。然而,由于水体自身对光的吸收能力较弱,导致传统的水蒸发效率过低。近年来,热局域化界面水蒸发概念的提出极大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效率,为太阳能光热水蒸发的商业化应用创造可能。热局域化界面水蒸发是将水分运输到加热界面,实现液体–气体的相转变。决定热局域化界面水蒸发效率的最关键因
双歧杆菌是定植于人肠道的微生物之一,有改善便秘、增强免疫等益生功能。双歧杆菌可利用不同来源的非消化性碳源进行增殖,并且与其它肠道微生物存在对营养物质的交叉互养作用,从而维持肠道稳态。现阶段,国内外对于双歧杆菌的碳源利用以及交叉互养研究多聚焦于特定菌株或菌种,缺乏多菌种、菌株间的组合互养模式。为揭示双歧杆菌的碳源利用特性及种间互养机制,本研究以6种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假小
抑郁症是一种典型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快感缺失、睡眠质量降低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全球抑郁患者的数量超过3.5亿。药物治疗是目前主流的抗抑郁疗法,可对30%左右的患者产生良好治疗效果,但目前的抗抑郁药物仅用于治疗,不可用于预防;由于存在2~4周的起效迟滞期和易引发胃肠不适等缺点,造成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和消极观念增加。因此具有预防效果,能同时缓解抑郁和胃肠不适的辅助治疗产品
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差向异构体,具有高甜度、低能量、降血脂、降血糖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ase)可以催化D-果糖发生C-3位置的差向异构化反应,是生物转化制备D-阿洛酮糖的关键酶制剂。然而,大多微生物来源的DAEase普遍被报道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难以适配工业应用需求。为推动DAEase的工业化应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使得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抗性糊精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及加工特性,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但是由于其在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有色物质以及小分子的杂质,影响了其纯度,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本文以抗性糊精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滤和纳滤将抗性糊精粗品中的杂质除去,并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抗性糊精进行脱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基体(SiCf/SiC)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结构设计性强、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耐高温、抗氧化性好和层间性能优异等特征,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高温部件理想的候选结构材料。其中,2.5D结构是三维机织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通过层层角联形成的呈现整体网络的结构。然而,受限于SiCf的特殊性及Si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目前对2.5D机织SiCf/SiC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和力学
稻谷是我国重要口粮,由于其产量大于消费量,高品质储藏至关重要。常规储藏方法主要通过降低稻谷水分(≤14.5%)以延长储藏期,但易导致稻谷品质下降,口感不佳。本研究从稻谷水分出发,选择两种水分(11.97%、15.03%)的稻谷,利用电子束辐照(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EBI)技术进行处理,探究辐照剂量对不同水分稻谷储藏品质及其大米淀粉性质的影响;旨在利用EBI延缓偏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