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及四川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基因单体型分析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jsfhkjthre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选用76个主要来源于贵州和四川育种单位选育的小麦品种,在贵州贵阳、贵州赫章、四川绵阳三个试验点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调查供试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病性;同时利用与18个白粉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19对分子标记对供试小麦品种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鉴定,调查其单体型多样性;运用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DArTseq进行全基因组检测,结合聚类分析,了解供试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小麦品种在贵州贵阳试验点有18个(23.28%)品种表现白粉病抗性,贵州赫章试验点有13个(30.19%)品种表现白粉病抗性,四川绵阳试验点有13个(27.40%)品种表现白粉病抗性,所有表现抗病性的品种反应型均为免疫。2.贵州地区选育的品种中44.00%的品种表现出白粉病抗性,包括贵州大学农学院选育的贵农18、贵农19、贵农25、贵农26、贵农28,贵州省黔西南州农科所选育的丰优10号和贵州省安顺市农科所选育的安麦7号。四川省选育的小麦品种中有19.44%的品种在三个试验点均具有抗病性,包括四川省绵阳市农科院选育的绵麦185、绵麦228、绵麦367及西南科技大学选育的西科麦3号。川黔地区以外各单位选育的供试品种在三个试验点均表现高感白粉病,说明川黔地区具有独特环境,对外地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有较大影响。3.通过分子标记检测供试品种发现,供试品种中携带最多的白粉病抗性基因为Pm30,占供试品种的82.00%,超过半数的品种携带Pm24、Pm31和Pm41,比例分别为56.00%、58.00%和73.00%。仅有2个试验品种含有Pm1,出现频率最低。贵州、四川及川黔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3个来源的供试品种中,Pm30出现频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6.00%、86.11%和81.25%。4.供试品种的白粉病抗性与抗病基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m4与田间抗病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36;Pm21和Pm35与田间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27、0.21。说明这三个基因对西南地区小麦白粉病抗性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在小麦育种实践中,应加强对这些仍具有抗性的基因的应用,可以将其聚合到同一材料中,以表现更好的抗性。5.76个供试小麦品种共出现了72种单体型,包含了2到10个基因位点,表现抗性的抗病品种的单体型类型中由6个Pm基因组成的单体型类型数最多。抗病品种中,贵州品种的单体型类型为Pm4+Pm21+Pm24+Pm30+Pm31+Pm41+Pm42,四川品种的单体型类型为Pm21+Pm24+Pm30+Pm31+Pm41。高感品种主要为供试品种中川黔地区以外的品种,其单体型类型为Pm24+Pm30+Pm31+Pm35+Pm41+Pm42。与抗病品种的单体型相比较发现,感病品种的单体型组成中不含有Pm4、Pm21或Pm35。6.利用DArTseq技术获得17528个多态性的SNPs标记中缺失数据少于20%的13838个稳定标记进行UPGMA聚类分析。品种间Nei遗传距离在0.52-0.98之间,平均值为0.62,最大的遗传距离是0.973,出现在绵麦40和绵麦47,最小的遗传距离是0.525,出现在贵麦12和丰优9号。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76个小麦品种聚集形成了五个群,第一类群主要由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绵阳市农科院和贵州黔西南州农科所选育12个品种组成。第三类群主要由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和贵州黔西南州农科所选育的部分品种共13个品种组成。第五个类群主要为四川省绵阳市农科院和四川省农科院选育品种共27个品种。第二类群和第四类群主要为川黔地区以外各单位选育的供试品种。
其他文献
水稻抛秧技术是将秧苗带土借重力抛撒移栽的一项种植新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大改革。近几年来,这项新技术在推广实践中已见成效,并稳步发展,对水稻高产稳产起了重大作用
重叠穗大麦系辐射突变选育而成。它是一种穗部性状的突变类型。小穗重叠着生在穗轴上。它的选育成功,不仅增加了作物的类型,而且丰富了大麦的基因库。 Overlapping spike ba
For two-dimensional unmagnetized dusty plasmas with many different dust grain species, a Kadomtsev-Petviashvili (KP) equation, a modified KP (mKP) equation and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cathodoluminescence (CL) measurements have been done to study the alloy fluctuation of the Al0.3Ca0.7N layer in Al0.3Ca0.7N/GaN heterost
开花是高等植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之一,植物的花期调控也一直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同时,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给棉花收获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短季棉(Short Season Cotton)和调控花期长短成为解决粮棉争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方法。早熟性是短季棉育种目标的重要性状之一,棉花的早花可缩短生育期
提高产量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地衬膜条件下提高水稻产量的密度、肥料管理技术。试验以引进的高产水稻品种吉特639为材料,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