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卟啉/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l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引发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及能源危机。面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高效的开发可再生的太阳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光催化技术中,在太阳能的驱动下利用用半导体作为催化剂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染料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有效的措施之一。由于TiO2催化活性突出,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且成本低廉而被广泛用于研究。然而,由于TiO2禁带宽度较宽,光能利用率较低,且易团聚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金属卟啉含有大环共轭结构,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金属有机框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结构功能多样而被广泛用于光催化。本论文用金属卟啉作敏化剂或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中的配体与TiO2制备复合催化剂,并对复合材料光催化CO2还原活性进行了一系列表征,探讨了其可能存在的机理。这项工作为金属卟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发。研究内容如下:(1)CuTCPP/P25m光催化CO2还原:利用水热的方法使商业P25表面羟基化(P25m),使其表面含有更多的羟基。通过回流的方法将铜卟啉(CuTCPP)与TiO2复合得到铜卟啉敏化复合材料CuTCPP/P25m,探讨了其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显示:CuTCPP/P25m复合材料比纯P25的光催化CO2还原活性明显提高,其中0.5%CuTCPP/P25m催化产甲烷的活性可达19.39μmol/g/h。(2)CuTCPP?UiO-66/TiO2(CTU/TiO2)光催化CO2还原:利用原位水热的方法制备CTU/TiO2复合催化剂,并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测试,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显示:复合材料CTU/TiO2比TiO2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其中CTU/0.6TiO2催化还原产生CO的速率可达31.32μmol/g/h。(3)PCN-222(Cu)/TiO2光催化CO2还原:通过控制苯甲酸与蒸馏水的比例制备棒状金属卟啉MOF结构PCN-222(Cu)。将其与TiO2复合,得到PCN-222(Cu)/TiO2复合材料。对一系列PCN-222(Cu)/TiO2复合材料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O2性能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发现10%PCN-222(Cu)/TiO2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CO2还原产物的生成速率如下:CO产率为13.24μmol/g/h。
其他文献
我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非常丰富,如何高效、低成本、洁净开采页岩气已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等温吸附实验多局限在测定真实页岩及单、两组分黏土矿物的吸附量,未见
腐殖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腐殖质还原菌可以利用环境中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腐殖质作为电子受体,偶联能用于细胞生长,进而加速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但腐殖质还原菌菌剂的规模
在利用农林废弃物为代表的木质纤维素物料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物料经预处理会产生大量抑制物,影响了后续工艺中微生物生长及发酵性能。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产油层位之一。现有的延长组致密砂岩的成岩作用研究成果尚无法较好预测储层内部不规则的高孔高渗“甜点区”,因此本次论文以西峰油田延长
厌氧脱氮除硫工艺以硫化物为电子的供体与硝酸盐发生自养反硝化为主导反应,但工艺中活性污泥,死亡的细胞,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均可以提供含碳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与硝酸盐发生异
杂环骨架无疑是许多医药分子,农药分子和天然产物中最常见的结构骨架之一。在众多的杂环化合物中,氧化吲哚、异吲哚啉酮、吡唑并异吲哚-8-酮和异苯并呋喃酮由于具有广泛的生
多核处理器现已成为微处理器的主流架构,大大提高了微处理器性能,因此任务调度作为影响多核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多核系统静态任务调度问题,基于列表的任务调度算法因其实现简单、效果良好而受到大家的关注,SLS算法作为其典型代表有其固有缺陷:只考虑基于BL权值的优先级调度列表,而忽略了任务图调度解空间的其他调度列表,因此对任务图调度解空间的探索极其不足。针对SLS算法这一固有缺陷,本
乙酰辅酶A是微生物合成,如脂肪酸合成、有机酸合成、萜类化合物合成等的重要前体物质。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因其能提供更高通量的乙酰辅酶A而被广泛应用于这些化合物的合成。进一步提高其乙酰辅酶A供应量,将有利于提高以此为前体物质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的产量。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磷酸转酮酶途径以提高解脂耶氏酵母的乙酰辅酶A供应量,并将其应用于β-紫罗兰酮的生物合成研究中。具体地
由于人类的活动,大量含氮、磷物质进入到水体中,从而导致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这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化学修复方法具有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而微生物介导的生物修复具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olymer solar cells,PSCs)由于其重量轻、可制备成柔性材料、加工工艺简单等特性,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易于通过不断合成新单体,改进活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