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通过调节肠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负责机体的体液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肾素主要是肾近球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经肾静脉进入血,进而启动RAS的一系列链式反应。对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血压的调节等均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消化道、骨骼肌、脑等多种器官组织中均有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表达,且这些组织中富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Ⅱ)的受体,同时AngⅡ参与炎症反应及许多器官组织修复和纤维化的调节,从而证实除循环系统的RAS外,这些器官组织中还存在相对独立的局部RAS,它们通过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直接调节各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活动。肠道是摄取吸收液体和电解质的基础,肠道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包括丰富的平滑肌肉组织,运输离子和液体的上皮细胞和宿主防御细胞。作为体液平衡调节因素的RAS,有可能以肠道为靶点调控其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受遗传物质调控,由抗原刺激和免疫系统激活引发的,多因素互相作用所致的一种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比较公认的病理过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受损,上皮层渗透性增加,致使肠道内有害物质进入肠壁,刺激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聚集并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产生不可控的级联放大反应,最终导致IBD发生。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作用。VD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在肠上皮中大量表达。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与IBD密切相关,在确诊及新发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DC)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而补足维生素D可以延缓IBD的发展。循环中RAS活性与体内维生素D水平密切相关。维生素D是肾素的有效内分泌抑制剂,参与调节RAS介导的病理生理过程。RAS的激活能促进结肠炎,AngⅡ通过促进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粘膜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反应,在结肠炎的发展中起到促进结肠粘膜炎症的作用。以上这些说明IBD中激活了RAS,维生素D缺乏症加剧了结肠炎的发展,但是就IBD的发病机理而言,结肠局部RAS和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模拟正常机体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下,探讨维生素D是否通过抑制结肠局部RAS,减轻小鼠结肠炎。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常规饲料及维生素D缺乏饲料饲养的C57BL/6小鼠8 w后,分为8组:常规饲料饲养对照组(VDS Ctrl)、模型组(VDS TNBS)、氯沙坦低剂量组(VDS TNBS+Llo)、氯沙坦高剂量组(VDS TNBS+Hlo);维生素D缺乏饲料饲养对照组(VDD Ctrl)、模型组(VDD TNBS)、氯沙坦低剂量组(VDD TNBS+Llo)、氯沙坦高剂量组(VDD TNBS+Hlo)。模型组及氯沙坦组用丙酮:橄榄油: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混合液进行小鼠背部致敏,8 d后TNBS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造模后小鼠的行为状态、称体重,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下降指数、结肠的大体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结肠粘膜中调节上皮紧密连接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凋亡相关的PUMA(p53-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及RAS相关蛋白Renin、AT1R、angiotensinogen(AGT)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小鼠结肠粘膜中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Tnfa,Il1b,Ccl2,Il6,Il17,Il23a mRNA的表达,FITC-右旋糖酐渗透试验、Ussing chamber实验检测小鼠结肠粘膜通透性;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2.细胞实验:LPS或TNF-α(100ng/ml)预刺激人结肠癌细胞(HCT116)12 h、20 h后,或给予1,25(OH)2D3预处理12 h再进行LPS或TNF-α刺激12 h,收集细胞,Real-time PCR检测Ren、Agtr1、Ag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Renin、AT1R、AGT蛋白的表达量。3.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用Mean±S.E.M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维生素D缺乏加重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与VDS TNBS组比较,VDD TNBS组小鼠体重下降比例更大、死亡率增加、临床指数增大;小鼠结肠粘膜组织中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Tnfa,Il1b,Ccl2,Il6,Il17,Il23a)mRNA表达升高更明显;MLCK及PUMA蛋白表达量增加幅度大;小鼠结肠上皮通透性增加;结肠组织破坏最严重,结肠上皮粘膜溃疡面积大且累计粘膜下层或达到肌层,甚至有粘膜组织完全被炎症细胞浸润代替。2.维生素D缺乏激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局部RAS的表达:与VDS TNBS组相比,VDD TNBS组小鼠结肠粘膜组织中Renin、AT1R、AGT蛋白表达量更高,给予氯沙坦阻断RAS后,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体重下降比例减小,死亡率降低,结肠粘膜溃疡面积减小,结肠通透性降低,RAS相应蛋白表达量下降。3.维生素D对HCT116细胞RAS表达的影响:LPS或TNF-α(100 ng/ml)预刺激HCT116细胞12 h、20 h后,Ren、Agtr1、Agt mRNA表达增加;Renin、AT1R、AGT及PUMA蛋白表达增加。给予1,25(OH)2D3后,Renin、AT1R、AGT及PUMA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体内外实验均表明,RAS在炎症状态下表达增加,维生素D缺乏状态下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更严重,结肠局部RAS表达升高更明显,而这种结果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RAS减少,致使小鼠结肠局部RAS高表达相关,给予氯沙坦阻断RAS后,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减轻,说明维生素D可通过影响结肠局部RAS的表达调节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人口老龄化是目前全球人口趋势,这给世界各国社会医疗、养老、劳动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因此研究衰老导致的相关疾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肾脏具有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功能,其衰老对机体影响不容忽视。肾脏衰老包括随年龄增加导致的生理性衰老和由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早老性衰老,它可增加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衰老在组织水平表现为
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渐进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男女均可发病。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最常见的疾病,其他负重较大髋关节、脊柱等部位亦可发病,此外,手部关节也是本病的好发部位。到目前为止,病因仍然不清楚。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伴骨赘形成、软骨下硬化重塑、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等;主要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体重、生活
目的: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高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7位。甲状腺癌中约95%以上的病理类型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而DTC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大部分PTC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后预后较好,但仍有约15%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
目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最近被称为“第二脑”,是由起源于肠神经嵴干细胞(Enteric neural crest stem cells,ENCSCs)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聚集而成,在胃肠道内形成相对独立的神经网络。ENS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儿童期部分消化道畸形相关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成年期胃肠动力紊乱以及功能性胃肠病。ENS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从肠神经元
前言: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50%以上,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尽管针对胶质瘤的诊疗理念与诊疗手段一直在进步,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5个月,寻找新的胶质瘤治疗方法十分重要。胶质瘤按照特征基因表达可以分成神经元型(NE)、经典型(CL),前神经元型(PN)以及间质型(MES)四种。间质型胶质瘤具有侵袭性高,治疗抵抗,易复发以及预后差的特点。
目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髋关节出生缺陷疾病,早期会影响学步期儿童的步态,晚期可进展为骨关节炎,严重降低儿童生活质量。早发现,早预防能够显著改善DDH的治疗结局。但DDH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已普遍接受其是由遗传与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除易感基因外,已知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关节松弛、宫内臀位以及生后直腿襁褓等。尤其是关节松弛作为主要危险因素,其增加会明显提高DDH的发病
目的: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上皮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最为常见,在某些地区AB的发病率可高达牙源性肿瘤的36.3%。AB虽属于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具有交界性肿瘤的性质,甚至有远处转移的零星报道。AB在颌骨内发病率最高,随着病情加重,颌骨逐渐膨大,可导致面部畸形以及功能障碍。尽管很多学者针对AB中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破骨机制、信号分子
目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行病变、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骨质疏松主要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占比较大,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其原因多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骨生成能力的降低同时伴有骨吸收破坏的增加,从而导致骨微结构破坏,骨密度与骨强度降低,极大地增加了骨折的风险。目前长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目的:错畸形在经过正畸治疗后,移动后的牙齿具有恢复到原有位置的趋势,这个现象即为错畸形的复发(Relaspe)。复发是正畸治疗后常见的问题。目前,临床上预防复发的常用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如何使移动后的牙齿保持在一个稳定而理想的位置,并缩短保持时间成为了正畸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人员公认的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矫治后牙齿的牙周膜、牙槽骨的改建尚未完成。骨改建主要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间充
目的: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疾病,90%以上的卵巢癌均为上皮性卵巢癌。近年来,随着卵巢癌相关研究的发展,尽管有针对性的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方法越来越进步,但大部分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患者在发病时已出现转移且复发率和死亡率极高。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干细胞样特性是HGSOC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原因。因此,阐明高级别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