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持续性(Inflation Persistence),也称通货膨胀惯性、黏性,是在遭受某种冲击使通货膨胀率偏离了长期均衡水平之后,向该均衡水平收敛的趋势和过程(Filippo Altissimo, Michael Ehrmann and Frank Smets,2006)。通货膨胀持续性越高,货币政策的滞后时间也就越长,滞后期长的货币政策越难以对物价波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在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这两个目标之间赋予控制通货膨胀更高的权重,达到既定政策目标的社会成本就会增大(Fuhrer,1995).通货膨胀持续性引起了许多国家货币当局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欧洲国家还专门成立了研究通货膨胀持续性的机构(Inflation Persistence Network,简称IPN)。在相关的研究中,通货膨胀持续性的非线性特征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一些非线性结构模型也被引进,使得模型参数估计变得复杂起来,参数的高维积分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学者。但随着MCMC抽样方法和计算机的发展,这些复杂问题在贝叶斯统计领域会得到有效解决。本论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贝叶斯分析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非线性特征,包括整体运行特征及区域度量进行了创新研究,这一研究为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决策带来科学依据,拓展了原有持续性模型的研究方向、贝叶斯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对所有基于非线性持续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论文首先对贝叶斯分析理论方法进行梳理并提出贝叶斯分析逻辑流程,作为后续章节模型估计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步骤的指导,然后对线性结构下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进行贝叶斯分析、实证指出线性模型存在的缺陷,最后构建了以贝叶斯线性动态、贝叶斯分位数的通货膨胀持续性运行的整体特征模型,以贝叶斯变结构、贝叶斯门限结构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区域度量模型,并进行了贝叶斯统计推断、MCMC方法抽样、收敛诊断及模型选择过程。论文遵循了模型构建到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分为以下7个章节:第1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货膨胀持续性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包括结构化度量模型、非结构化度量模型及模型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存在问题及可行的研究方向,进而明确了研究的意义,并阐明了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结构框架。最后给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贝叶斯分析理论方法。对于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理论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包括先验分布、后验分布)、MCMC抽样方法(包括M-H、Gibbs、Griddy-Gibbs抽样)、MCMC收敛诊断方法(包括图形诊断方法、Raftery and Lewis方法、Gelman and Rubin方法、MC误差方法)、模型的比较与选择等进行理论梳理;在对上述相关推断环节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线性结构下通货膨胀持续性贝叶斯分析的逻辑流程图。第3章:线性结构下通货膨胀持续性。采用贝叶斯分析方法对我国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模型进行了统计推断,给出参数的条件分布及MCMC抽样过程,并结合我国实际数据进行贝叶斯参数估计。然后对贝叶斯分析方法估计结果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比较,并对贝叶斯估计及极大似然估计的残差进行CUSUMSQ检验,以考察线性结构下参数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对对通货膨胀的时间序列进行BDS统计量检验,进一步表明构建通货膨胀持续性非线性结构模型是必要。第4章:通货膨胀持续性非线性运行特征。建立具有线性动态及分位数特征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采用贝叶斯分析方法分别从历史时变角度和通货膨胀分位数角度研究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运行特征。对于线性动态特征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在贝叶斯进行抽样时采用FFBS算法,以得到持续性时间序列图形;对于贝叶斯分位数特征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在贝叶斯进行抽样时采用M-H算法,以得到通货膨胀持续性在分位数特征上呈现的转变轨迹。第5章:变结构下通货膨胀持续性。在Levin and Piger(2003)和Wang and Zivot(2000)所建立的变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多变结构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对此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贝叶斯统计推断并给出了Gibbs抽样策略。本章主要集中研究了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的均值水平、通货膨胀持续系数的变结构状况,然后采用贝叶斯因子法对变点结构进行选择,发现通货膨胀持续性结构系数在时间维度上发生了变点,CPI及RPI对应的持续性结构系数分别发生了一个及两个变点,而变点的时间位置分别发生在历史上通货膨胀率达到最高点以后的一到两期。这种结论说明本章构建的多变结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是成功的,多变结构模型为精确区域度量通货膨胀持续性带来了帮助。第6章:门限结构下通货膨胀持续性。在Tong and Lim(1980)的建模思想及Hansen(2000)的观点上建立的门限结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对此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贝叶斯统计推断并给出了Gibbs抽样策略。本章主要集中研究了在以前一期通货膨胀及以GARCH模型度量下的通胀波动性(采Griddy-Gibbs抽样方法获得)为代理变量时通货膨胀持续性在两不同区域下的持续性变化,发现:在通货膨胀数量空间上呈现低通胀低持续,高通胀高持续;持续性对波动性影响不敏感,在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波动情况较小时意味着通货膨胀高持续性的来临。第7章: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结论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基于贝叶斯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研究的相关建议;并对论文尚未涉及、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作了简单的评述。论文主要创新点:1.引进贝叶斯线性动态模型和贝叶斯分位数模型对通货膨胀持续性整体运行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现存文献中,当采用Andrews and Chen(1994)模型对通货膨胀持续性进行整体运行特征研究时,一般选择滚动回归方法进行估计,该方法由于窗口选择的不同使得持续性整体运行特征差别很大,本文基于此种背景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一是用稳健的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来估算出持续性时变参数,勾勒出了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时间维度变化路径,发现1996年以后通货膨胀持续性相对应1996年前频率变短,周期变得较长,且运行趋势和通货膨胀趋势保持一致;二是建立贝叶斯分位数结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这种方法推广了以往对通货膨胀持续性整体特征研究只限于时间维度的局限性,贝叶斯分位数方法将通货膨胀持续性整体特征研究拓展到数量空间,即在不同的通货膨胀分位数上对应了不同的持续性,研究发现通货膨胀在不同分位数上相应的持续性呈现“Logistic”平滑转换结构特征,说明在不同的通货膨胀数量上微观经济主体在高通货膨胀与低通货膨胀时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不同的。2.提出通货膨胀持续性贝叶斯多变结构区域度量模型。变结构下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区域度量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Levin and Piger(2003)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优点是分别从均值水平项、持续性项是否发生结构变化来构建的,缺点是默认模型只存在一个变点;而Wang and Zivot (2000)建立的时间序列考虑了包括时间趋势项t及均值水平项多变结构的自回归模型,本文结合Levin and Piger(2003)的观点考虑通货膨胀持续性的水平项、持续性项的结构变化,Wang and Zivot (2000)的多变结构建模思想,构建了具有均值水平项、持续性项多变结构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贝叶斯统计推断及Gibbs抽样策略。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的均值水平、持续性系数的变结构状况,然后采用贝叶斯因子法对变点结构进行选择,发现通货膨胀持续性结构系数在时间维度上发生了变点,CPI及RPI对应的持续性结构系数分别发生了一个及两个变点,而变点的时间位置分别发生在历史上通货膨胀率达到最高点以后的一到两期。这种结论说明构建的多变结构通货膨胀持续性模型是成功的,多变结构模型为精确区域度量通货膨胀持续性带来了理论及实践价值。3.提出通货膨胀持续性贝叶斯门限结构区域度量模型。本文在Andrews and Chen(1994)模型中引进门限转换结构,这种门限结构模型结合了Tong andLim(1980)的门限自回归建模思想及Hansen(2000)的门限回归观点,在门限代理变量上除了选择传统的滞后一期通货膨胀率对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影响,还着重考察了通货膨胀条件波动率对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将通货膨胀持续性变化定义在与其有密切关系的门限值上下两个不同区域内的研究,现存的文献中没有见到。对门限结构下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区域度量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贝叶斯统计推断及MCMC抽样策略。在以前一期通货膨胀及以GARCH模型度量下的通胀波动性(采Griddy-Gibbs抽样方法获得)为代理变量时研究通货膨胀持续性在两个不同区域下的持续性变化,发现在通货膨胀率数量空间上呈现低通胀低持续,高通胀高持续;但持续性对波动性影响不敏感,在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波动情况较小时意味着通货膨胀高持续性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