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船舶自动靠泊运动控制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商业的高速发展促使了船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船舶日趋大型化。由于大型船舶自身惯性大,航行控制不稳定、泊船操作困难等问题,港内大型船舶在靠泊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因而船舶的自动靠泊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热门研究问题。针对大型船舶港内自动靠泊过程中,低速路径跟随控制效果差、能耗大和泊位外镇定控制等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其中两个关键点:低航速下的航迹保持控制和位移无超调的泊位外镇定控制,基于对这两个控制过程的研究,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
  在前人丰富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基于MMG分离型建模思想建立了大型船舶三自由度数学运动模型以及干扰数学模型,为后续的控制器设计提供模型基础。
  针对港内低速路径跟踪时,船舶的舵效和实船操纵性能差的问题,借鉴了间接航迹控制的思想,将航迹控制分为制导环节、航向控制环节和舵角控制环节。在制导方面,采用视线(LOS,Line of sight)制导算法,针对该制导算法在横向误差较大时,收敛到目标航迹的速度很慢和在大转角处跟踪效果差的问题,对LOS算法进行了改进;在航向控制方面,针对低速时舵角幅值大和操舵频率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航向控制器。最后将自适应LOS制导算法和单神经元自适应PID航向控制结合成航迹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路径跟踪时,设计的航迹控制器能够引导船舶快速收敛到目标路径,面对不同的转角都能够平滑地完成转向任务,而且跟随过程舵角幅值更小,操舵频率更小。
  为了解决自动靠泊中最后的镇定控制问题,考虑到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函数映射能力,可以用来复制有丰富经验的船长的成功靠泊过程。通过所建立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和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控件搭建一个简易的靠泊仿真平台,利用人工靠泊实验产生样本数据,然后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参数训练。利用训练好的ANN在不同初始状态下进行靠泊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控制器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满足实际靠泊的要求。
  本文所有仿真实验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船舶自动靠泊控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建设安全节能的海上运输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系统朝着智能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发展迅速。单分类支持向量方法在工业过程故障诊断中表现出高检测率以及适用于小样本与非线性过程的特点,受到学者广泛的关注。目前关于单分类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1)系统运行工况的变化会导致数据分布不均衡以及现有一类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应用中模型泛化性弱的问题;(2)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方法对故障的检测性能依赖于模型的
学位
人脸表情识别技术是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上诞生的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其原理是通过计算机识别人脸面部多个器官和肌肉的变化形态来推导出当前人脸的面部表情,进而分析出这些表情所传递的情感信息。相比于最基础的人脸识别技术,表情识别所需要分析的人脸特征更加繁多,这就使得识别难度也成倍增加。因此表情识别对于识别算法的精度要求极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深度学习领域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它在图像
铺排船在内河航道治理工程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作业水域条件的不断变化,铺排船的作业方式需要同时兼顾顺水和垂直水流作业,因此对铺排船铺排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内河航道治理的铺排船基于单一模糊控制的方式显然难以满足所有工况下的控制精度要求。根据实际调研,目前长江航道局上的铺排船虽然实现了自动铺排作业,但自动铺排控制无法自适应多种工况,在垂直水流和顺水流等不同的施工环境下,铺排船
学位
随着智能化和无人化概念普及,社会对具有自主移动能力的智能设备需求日益显著。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和导航技术是实现自主移动的关键技术,但单一的建图或导航功能已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集建图、导航、避障和远程控制功能为一体的SLAM与导航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进行了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SLAM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海量信息充斥在人们面前,杂乱而且繁复。如何从这些信息中查找出目标信息,是信息挖掘的研究方向。作为信息挖掘领域中的研究重点,聚类技术备受科研人员关注。在聚类研究中,需要面对两点困难:第一、聚类数据预处理中原始类群的初始化,以及初始聚类点数目的选择存在一定难度;第二、如何将高维数据信息展示出来,存在较大问题。综合以上两点,本文使用混合主题模型求解最优主题数,作为
学位
随着人均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对预警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统计结果表明,大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制动行为作为一种伴随危险交通情况的典型驾驶行为,直接关系着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因此,车辆的制动预警系统研究一直是汽车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往关于驾驶员制动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建立自车与前车的安全车距模型,从车辆的行驶参数来预警,没有考虑驾驶员的主观影响。针对该问
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本文以小区充电站的充电负荷需求为基础,一方面分析其未经调度无序接入电网后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建立小区充电站管理平台引导用户响应充电站有序充电调度。另一方面,以分时电价下的充电费用和电网负荷波动均方差为成本函数,提出基于BBO(Bioge-ography-Based O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人体辅助设备,近50年来在军事、医疗和民用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助力型外骨骼机器人的平衡和安全问题还急需解决。目前,国内助力型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摔倒预测研究处于空白状态,针对该现状,本文融合多种传感器信号对外骨骼人机系统摔倒行为的提前预测进行研究,为外骨骼机器人的防摔倒措施提供参考,旨在有效减少人机系统的损伤。本文首先对外骨骼人机系统摔倒行为进行定义,总结人机系统摔倒行为的各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串联弹性作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SEA)被广泛研究并用于仿生机器人关节中。SEA常用金属扭簧作为弹性体,其力矩估计准确,但是参数调整和加工安装都不方便,难以实现高集成度,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如果用高弹性聚合物(如橡胶)代替金属扭簧,集成方便,结构紧凑,但聚合物具有粘弹性,若将其简单假设成理想弹簧,会导致力矩估计精度大幅降低。10年前,国外大学研究
一体化注塑机料筒采用电阻丝加热,自然风冷却降温,存在能耗损失大、升温速度慢、热恒定性差等不足,电磁感应加热具有环境污染小、加热效率高、预热时间短、温度容易控制以及非接触式加热等优点。因此。本文在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高性能一体化立式注塑机研制及产业化”(2017A1031)的资助下,采用电磁感应方式,研究并设计一体化注塑机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一体化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