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频发的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采用透水基层材料以加强路面结构的雨水下渗能力是缓解城市内涝的有效途径。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LSPM(Large Stone Pemeable Mixture)作为透水基层材料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能够防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等病害,因此其在未来的城市道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透水材料的关键设计参数,空隙率的改变将直接影响LSPM的各项性能,然而目前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尚无法直接获得与目标空隙率对应的配合比;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LSPM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OLSPM(Optimization Large Stone Pemeable Mixture)进行了性能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带有OLSPM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设计,最终利用SWMM软件对该路面结构的应用效果作出了评价。首先,针对现有配合比设计方法不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采用贝雷法中对粗、细集料的划分标准,引入逐级填充试验、i法级配设计方法、有效沥青用量公式和吸收沥青用量公式、粉胶比等对CAVF法进行了补充优化,初步提出了基于目标空隙率的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析漏实验对其沥青用量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比马歇尔击实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在成型过程中的体积参数变化和试件外观情况对成型方式进行了确定、通过对比规范中相同空隙率下LSPM-25的中值级配和沥青用量对OLSPM-25的配合比特点进行了分析。最终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出的沥青用量能够满足析漏损失的技术要求;旋转压实方法为OLSPM适宜的室内圆柱形试件成型方式,并且在此过程中应以空隙率作为控制OLSPM的压实次数指标;相同空隙率下,OLSPM-25具有更多较细的细集料并因此导致了相对较多的沥青用量,此外,其粗集料中4.75-19mm的粗集料含量也高于LSPM-25。其次,为进一步完善对上述配合比方法的验证工作,本文引入LSPM-25、30作为对照组,评价了OLSPM材料的路用性能、透水功能和力学指标等基本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相对较高的沥青用量和良好的骨架结构,OLSPM-25、30的冻融劈裂强度比高于LSPM-25、30,OLSPM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OLSPM-25、30的疲劳寿命次数高于OLSPM-25、30,OLSPM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虽然OLSPM-25、30的透水系数略低于LSPM-25、30,但二者均>0.2cm/s且数值上相差不大,OLSPM-25、30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OLSPM-25、30的动态模量高于LSPM-25、30,OLSPM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再次,本文依托郑州市郑登快速路大修工程中的交通量等实际情况,对带有大粒径透水沥青混合料基层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进行了选取,并利用Abaqus对不同结构层厚度下该结构形式对应的设计指标进行了计算,利用正交分析对结果进行了优选。最终,确定了以排水沥青混合料PAC为面层、OLSPM为上基层、多孔水泥稳定碎石CTPB为下基层、防水抑裂卷材+砂垫层为垫层的半透型透水路面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面层是影响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量和面层剪应力的主要因素,CTPB下基层是影响无机结合料层层底拉应力的主要因素,除垫层外,各结构层厚度的增加均会导致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量降低、无机结合料层底拉应力降低,面层剪应力增加;通过正交分析,最终确定了面层厚度为11cm、OLSPM层厚12cm、CTPB层厚36cm、垫层厚5cm的带有OLSPM基层的半透型透水路面结构。最后,在确定上述透水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后,本文选取该工程中一定长度内的双向6车道为研究区域,以地表径流系数、峰值流量、峰值出现时间作为地表径流情况的表征指标,利用城市雨洪管理模型SWMM量化了应用该透水路面结构前后研究区域地表径流情况。结果表明,在10年、50年、100年的降雨重现期下,布设上述透水路面结构后,地表径流系数分别降低了71.28%、69.27%和68.67%;峰值流量分别降低了78.55%、75.66%和74.74%,上述指标的削减效果随重现期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峰值出现时间分别延后了5min、3min、3min,重现期的增加对延后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OLSPM基层半透型透水路面对城市道路地表径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会导致壁画严重退化,烟熏是中国古代壁画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在可见光到近红外范围内获取壁画的高光谱数据,为壁画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种科学、无损的方法。针对寺观壁画烟熏区域信息复原问题,本文充分利用高光谱影像波段丰富、近红外波段穿透能力较可见光强等优势,实现了重度烟熏壁画影像增强与信息提取。引入相关图像去雾方法,实现了轻度烟熏壁画影像复原,并利用图像修复算法对其中颜
因传统方法的肌电手势识别过度依赖特征工程,基于深度学习的肌电手势识别研究得到了更高的关注。针对稀疏sEMG所直接生成的肌电图片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识别效果,以及很容易导致网络出现过拟合等问题,基于多通道表面肌电特征图像的手势识别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以上问题,采集人体前臂sEMG并构建多通道表面肌电特征图像数据集,以深度学习、多视图学习为研究基础,开展手势识别研究,提升稀疏sEMG的手势识别性能。
高强带钢内部的残余应力会导致材料出现平直度缺陷、服役性能降低、应力腐蚀等问题。回火是残余应力调控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回火都是依据经验,通过提高回火温度、延长回火时间来改善材料中的残余应力。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材料性能的损失,残余应力调控手段匮乏。研究发现:回火过程中碳化物析出所产生的“析出塑性”对残余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或将成为回火残余应力调控的新途径。碳化物析出本质上是材料内溶质原子
304H奥氏体不锈钢丝具有耐蚀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路桥钢缆、汽车胎圈、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尺寸与强度的需求,不锈钢盘条通常要施加大于80%的减面率,拉拔加工过程易造成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导致钢丝具有磁性。本文利用拉伸试验机、维氏硬度计、OM、SEM、TEM、AFM、有限元模拟等手段分析了不同道次减面率配置工艺下钢丝力学性能、磁性能以及组织的演变规律,并研究了组织演变与性能变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目前国内的住宅类高层建筑多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所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工程领域得到迅速推广与应用。隔震技术能够通过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减轻地震对结构的影响,将隔震技术应用到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是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已有装配式混凝土联肢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基础上,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A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战略发展方向逐渐在海洋上铺展开来,无人水面艇是其中发展的热点,作为船舶智能的应用领域,无人水面艇在军事和民用都有广阔的前景。无人水面艇(以下简称无人艇)是一种通过自主路径规划完成作业的船艇,属于水上智能机器人的一种,具有体积小、运动灵活和速度快等优点。无人艇航行在海洋环境中,为了保证能够准确的避让其他船舶、障碍物等,它需要具有高度的自主能力,实现快速、准确、合理的规划出一条安全可
Mo2NiB2基金属陶瓷具有出色的高温性能,且耐磨耐腐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优良,在热作模具和耐磨工具的制作中使用广泛,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Mo2NiB2基金属陶瓷本身脆性大、强度相对不高,在工业生产中受到限制,阻碍了该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因此,解决Mo2NiB2基金属陶瓷的劣势,提高其强度和韧性意义重大。本文利用真空液相烧结方法制备了Mo2NiB2基金属陶瓷,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La2O
目前大型科学工程正在向大尺寸、甚高精度、海量信息、不可逆转、多测量系统组合应用的方向发展。鉴于大科学工程对精密测量的需求,大尺寸高精度三维控制网的仿真布设通常依靠经验模型,缺少系统、有效的理论方法指导,导致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受到了明显制约,基于多测量系统组合的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仿真分析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鉴于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布设及数据解算分析流程,分析了大尺寸三维网面临的低
点蚀是双相不锈钢服役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双相不锈钢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两相组织比例发生改变,合金元素在两相中重新分配,导致其点蚀抗性、点蚀萌生及扩展行为均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利用多种微区电化学手段,结合微观分析技术,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组织配分对双相不锈钢微区极化行为及点蚀抗性、氧化物夹杂/不锈钢基体界面微区电化学活性、以及双相不锈钢点蚀扩展的影响。试图揭示双相组织影响双相不锈
地铁车辆具有时变载荷变化大,站间距离短,运行环境恶劣,频繁启制动等特点,导致车轮在运营过程中磨损严重,甚至容易出现沟槽、多边形、扁疤等异常损伤的情况,这些损伤直接导致轮轨接触关系恶化,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尤其在曲线行车时加上外轨超高与线路不平顺的影响,使轮轨作用剧烈,车辆适应性变差,发生脱轨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而车辆脱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难以采用单一理论公式来有效的对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