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生成机理与污染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EPFRs)是相对于传统关注的短寿命自由基提出的、具有环境持久性和潜在毒性的一类新污染物。目前国内外对于EPFRs的生成和稳定化机制及环境污染特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热过程中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PCDD/Fs)等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EPFRs的相关关系尚不明确。  本研究在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波谱技术研究典型前驱物氯酚生成PCDD/Fs的过程中发现EPFRs的产生,提出了PCDD/Fs生成的自由基机制,进一步研究了金属氧化物种类和形貌对EPFRs生成和稳定化的作用。对我国大气颗粒物中EPFR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燃煤和金属冶炼等工业排放是EPFRs的重要来源。有机自由基是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生成的重要中间体,我们对实际冶炼工厂排放烟气中的典型POPs和EPFRs进行了分析,揭示了PCDD/Fs等典型POPs的排放特征,对EPFRs和PCDD/Fs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EPR原位检测技术,揭示了氯酚前驱物通过热化学反应生成PCDD/Fs的自由基机理。2,3,6-三氯苯酚(TCP)前驱物在CuO/SiO2催化作用下易发生抽氢反应生成2,3,6-三氯代苯氧自由基(2,3,6-TCPradical)中间体,推测自由基中间体耦合、邻位脱氯、Smiles重排、闭环及分子内氯消除五步基元反应是PCDD/Fs生成的主要过程。通过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磁质谱对推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由有机自由基中间体产生PCDD/Fs的分子机理是合理的,为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二恶英的生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2、阐明了金属氧化物种类、浓度和形貌等对EPFRs生成和稳定化的作用。发现不同种类金属氧化物对EPFRs的催化作用不同。研究发现,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对EPFRs的生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约为微米级金属氧化物作用下的4倍。  3、建立了大气颗粒物中EPFRs的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EPFRs在大气细颗粒物中的污染特征。研究表明北京雾霾天大气颗粒物中EPFRs的平均浓度为2.18×1020spins/g。EPFRs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上,在PM<1.0μm颗粒物上的浓度最高。对不同来源的颗粒物中EPFRs分析发现,煤燃烧、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等是环境中EPFRs的重要来源。
其他文献
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包括各种烷烃、烯烃、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具有化学反应活性,与环境中的氮氧化物(NOx),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反应,形成光化
本文中我们利用APTMS成功的制备了掺杂程度不同的金银合金纳米粒子薄膜。根据合金中金银比例的不同,合金薄膜的光学吸收可以在405纳米到540纳米之间任意调节。 然后,我们利
通过实现水稻全产业链协同优化、做好水稻多功能多元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创建苏州市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措施探讨,研究乡村振兴对水稻高质量发展具有的推动作用,提出能够推动
碳是自然界分布最丰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以其为主体的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目前,研究及开发新型合成方法制备该类材料,并扩大其应用领域,实现其高性能、高产量、低耗能已成为了研究工作的热点。水热碳化法适应了这一发展需求,其具有优于碳材料其他制备方法的一系列优点,在合成高性能碳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关于该方法制备的碳材料在分子检测领域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通过水热碳化及后续的
  本文采用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氢化燃烧合成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及掺杂对Mg2NiH4的形成和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氢化燃烧合成反应釜及控制系统,设计制作了放氢速率及放氢
目的 研究便携式超声在院外急救困难静脉穿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将2017年12月—2018年1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院外急救科接诊的13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
本文以香港吐露港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胁迫-响应关系分析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步骤,提出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设计了几何评价方法,评价了吐
本论文对加压常温液化贮存重气瞬时泄漏扩散行为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包括重气瞬时泄漏源模型的确定、重力沉降、空气卷吸、能量传递、向非重气云团扩散以及云团的浓度求取
设计意图:本课复习以卤素在实验中的考查为中心,进行“学案导学复习模式”和“知识结构化策略”教学,将物质的性质与实验的类型融合,解决应用问题,强化学生结构观、转化观等
期刊
过去150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化肥的生产与使用以及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等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氮沉降增加了3倍,超过了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氮固定的数量。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