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传媒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话语空间的出现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其中尤以德国学者尤根·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论述最为全面和充分。而传媒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信息传播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和公共话语空间联系在一起。传媒借助于现代技术的力量以及在空间上极大的延展能力与距离化能力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重构并扩展了公共话语空间。今天,由传媒建构的公共话语空间已成为这个社会有机体的独立组成部分,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文化、民主政治等方面的建设中。现代传媒公共话语空间在中国得以构建和发展既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几年,我国传媒业逐渐开放,政府开始转变职能,加快了民主文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民意。多元话语时代的到来,公民社会的初步形成让大众对传媒发挥其社会功能有了更高的期待,同时,公众也渴望传媒话语权的回归,开始要求传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一个可以公开自由讨论的话语空间。而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以政治权威的意志为导向来整合社会,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单向的流动,传受双方处于一种非对称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以后,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多,不能承担起起社会环境守望者和公共话语平台提供者的传媒必然被受众抛弃,于是,我们提出传媒要适应环境的改变,拓展其公共话语空间。然而,这个诞生于西方的概念怎么“本土化”以求得和中国传媒特点的契合,是我们要探讨的又一个问题。笔者就传媒如何逐步扩展公共话语空间,使其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做了解答。对广播电视、报业等传统传媒与网络传媒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做了描述和归纳,提出它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去构建或拓展自己的公共话语空间。此外,笔者也指出在传媒公共话语空间的讨论中,也有对话是不对称,话题主体缺失的弊端,并提出传媒在拓展公共话语空间时需要避免角色变异,注意转移社会能量,防止被私人化,商业化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借此文引起传媒人的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初发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其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医院收治的196例初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的生存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点加以关注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我国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必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愈加突出。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存在问题
本文以淮教育装备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cP范式对教育装备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出教育装备产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决策差异,以及高校就业指导中所出现的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引起的指导效果差异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追根溯源,大学毕业生心理自立与其职业选择可能关系密切。
官僚制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并做出了深入研究的问题。在韦伯之前,虽然也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研究,但只是在他这里,官僚制理论才第一次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而存在。在韦伯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资源不可替代性及其稀缺性,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必须向持续、高效利用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所面临的问题日趋严重,土地
从经济发展指标上来看,甘肃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当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很多问题。同样,甘肃职业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明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加入WTO后外资媒体的不断进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电视新闻节目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了转折时期。本文重点研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人民日报》报系以及国内部分主要报纸关于大学教师的相关报道,研究了报道中的大学教师的形象。本研究发现,在目前的媒体中与大学教师相关的热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