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农村产业兴旺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要求,是产业振兴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农村产业兴旺有着丰富的内涵,表现出要素流动双向性、经营主体多元性、利益联结复合性、产业发展融合性等典型特征。农村产业兴旺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是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型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农村产业兴旺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考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细化的分工,分析了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的关系,为产业兴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列宁对苏联农村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实现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并且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毛泽东对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做了重要的论述与探索。十六大以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思想。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通过产业扶贫、产业融合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产业振兴、产业兴旺;在西方关于的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以及产业链的研究起步较早,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典型模式也在实践层面为进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考查农村产业兴旺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产业发展基础、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以及利益连接机制等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可知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政策法律体系以及农村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仍须进一步的完善;要素方面,人、地、钱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营主体方面,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甚至出现了与民争利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须升级,家庭农场经营方式亟需创新,新乡贤的纽带作用没有效发挥;产业方面,农村特色产业不足,产业融合水平较低,同质化严重,区域产业之间的互补性不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从国内外产业兴旺的理论成果和典型地区实践探索中寻求智慧,完善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优化农村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推进合理解决人、地、钱等要素问题;更好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服务与带动作用,促进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创新,发挥新乡贤参与的纽带作用;挖掘农村特色产业,提高产业融合水平,形成现代化的互补型产业格局;更好激活农村本地市场,统筹区域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其他文献
四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主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等证。后近1年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深入,四君子汤的应用范围渐趋扩大。综
国务院于今年2月27日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允许使用的计算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
期刊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包含美丽乡村建设在内的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备受重视,乡村面貌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实现新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然而实事求是的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业农村萧条甚至衰退的现象,昌乐县也是如此。尽管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美丽
本文通过解读ICD-10合并编码定义,将合并编码的规则显性化,挖掘整理疾病合并实例,并应用基于混合策略的文本字面相似度计算法实现诊断文本的自动合并编码。ICD-10是世界卫生
由公式N<sub>1</sub>=(b+βx)ρ<sub>1</sub>和β=(γ<sub>?</sub>M-γ<sub>αβ</sub>H)/(γ<sub>αα</sub>γ<sub>ββ</sub>-γ<sup>2</sup><sub>α</sub>β)可知桩群外力
民族院校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动机制,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发扬。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人口功能以及文化功能,建立一个民族院校与社区合作互动的机制,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发挥其文化功能,能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可以让大众对于民族文化更加了解,有助于构建一个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大家庭。建立一个民族院校与社区合作互动的机制,对于社区而言,既切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又能帮助社区居民构建终身学
目的分析妇产科纠纷常见原因,制定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6起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纠纷大多由于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疗技术水平低、沟通不到位引起。结论加强医
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高铁建设,高铁网络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产生了催化作用;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力度和作用方向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尚待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以高铁对区域经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