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结构一直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深入研究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术界就开始对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出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以MM理论的位置最为重要,它提供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范式,奠定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基础。随后许多学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对MM理论进行了扩展,放宽了MM理论的假设前提,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更加贴合实际的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关于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确切的结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有时甚至相左的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现实,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遵循“理论分析→经验分析→政策分析”的研究思路,从产权性质视角切入,深入研究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将样本总体划分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管理者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和流动负债率六个变量刻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状况,用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公司绩效水平,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详细比较了不同性质的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差异。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基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管理者持股比例没有显著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与理论分析相矛盾,如何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仍是公司治理的重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但效果差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产权虚置问题未得到体现,公司经营管理层受到了有效的监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预算软约束和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难局面共同导致了两者的资产负债率同公司绩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