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通股解禁背景下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股票市场诞生之日起,上市公司股票就有所谓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由于非流通股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取向经常背离,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直到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上市公司股票同股不同权的制度缺陷才‘得以彻底改观,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依然存在。在非流通股解禁的高峰期,业界甚至把股市低迷的矛头部分地指向“大小非”减持。认为控股股东利用非流通股解禁实现了利益转移。而在学术界,非流通股解禁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所谓“掏空”行为是否得到纠正一直都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这种“掏空”行为在股改之后并没有得到完全纠正,而只有少部分研究证实控股股东在非流通股解禁之后产生了利益回归现象。随着2009年和2010年非流通股解禁高潮的到来,以及股票市场的持续波动,学术界在这方面的争论也更为激烈。终极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控制链上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主体,在金字塔式的上市公司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非流通股解禁背景下上市公司各种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股东们在解禁前后是否存在利益回归现象。本文全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结构。第二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进而总结归纳度量“掏空”行为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适合本文研究的度量方法。第三章分析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本质,研究非流通股解禁影响终极控股股东的具体方式与理论依据,指出终极控股股东在非流通股解禁后确实出现利益回归现象,并分析利益回归行为产生的动因,利用相关理论解释利益回归行为的本质。第四章选取2009年出现非流通股解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根据LLSV(2002)的方法,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非流通股解禁后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利益回归行为,并进行稳健性检验,验证模型与变量的准确性,最终证明在非流通股解禁后,上市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确实存在利益回归行为,换言之,其“掏空”行为在解禁后得到有效纠正。
其他文献
提起陕西作家陈忠实,人们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那张沟壑纵横、尽显沧桑的脸。他经常是一身典型的关中汉子打扮,朴素而整洁。那地道的陕西土话,像普通农民那样句句都很朴实,叫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由于环境、条件、师资等方面的限制,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英语困难;英
研究了在丁腈橡胶(NBR)中并用少量丙烯酸酯橡胶(ACM),以改善其硫化胶的耐热油老化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硫化体系为硫磺/三巯基均三嗪(TCY)并用。结果表明,NBR/ACM并用比在95/5至75/
[目的]深入了解银屑病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银屑病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
人才资源是21世纪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对于一国证券行业来讲,人才资源也是使得该行业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石。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洗礼过后,中国内地券商人才
Momentive高性能材料公司(MPM)近日宣布推出新的先进硅弹性体产品解决方案。除了表现出新的低挥发分、自润滑液体硅橡胶(LSR)性能外,MPM将突出在Silopren品牌家族和Silplus弹性体
20世纪80年代以降,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日益复兴,尤其在乡村社会逐渐成为一种十分活跃的社会现象,并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同时在乡村治理作为学术概念从20世纪9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资本市场匮乏,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公开发行股票标准太高,银行贷款额度小,杯水车
在我国经济体系全面转向市场化轨道的背景下,发展直接融资,构成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推行发展直接融资战略的过程,无疑会加剧银行的“银行脱媒”压力。银行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