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Panel VAR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放经济体中,汇率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指标,是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重要体现;物价水平同样是国家重要经济指标之一,是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体现。汇率和物价关系到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本身可能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今全球经济环境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也逐渐加强,尤其是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波动更为剧烈,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汇率变动对价格影响这一问题本身也是国际金融领域、货币政策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国内较早,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方面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理论研究的微观角度和宏观角度、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方法两个方面梳理了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比国外时间较短,但也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不过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未的得出一致意见。经过对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本文提出两个可能对研究成果造成较大影响而现有研究成果没有同时考虑到的因素。一方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自身经济制度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都处在巨大变化之中,不同时期的物价影响因素可能差别较大,从而汇率对物价的影响在程度、方向等方面可能也是有较大差别的。现有研究成果数据时间段有的在汇改前有的在汇改后,有的则包括汇改前后未做区分。另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有较大差距,从而不同地区受到的内外部冲击可能是不对称的,将各个地区区别研究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如徐奇渊(2012)对中国CPI指数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说明,而现有研究成果中,物价指数的选择上都是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出厂价格指数等综合指数,而没有考虑到综合指数掩盖了不同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差异。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思路展开的研究,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基于前述两个因素的思路,本文在实证研究时收集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并参考黄寿峰(2011)关于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影响结构转变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重要经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将数据分为2002年10月~2005年7月、2005年8月~2007年6月、2007年7月~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2014年10月四个时间段,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东、中、西3个地区的划分,将31个省(区、市)划分为3组,希望能够对不同时期中国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影响的情况进行研究。所选择的变量包括: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OIL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GDP代表的国内产出、M1代表的货币供应、NEER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实证过程中,本文应用了Panel VAR模型。Panel VAR模型是一般VAR模型扩展到面板数据模型的应用,在将一般VAR模型应用到面板数据问题研究具有自身优势的同时又保留了一般VAR方法的优点。运用GMM方法估计出模型参数后,本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汇率及其它物价影响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进行研究。
  通过Panel VAR模型实证分析,在脉冲响应分析方面,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同一时段不同地区CPI对NEER的响应运行轨迹类似,响应程度有较大差别;(2)不同时段CPI对NEER的响应程度有较大差别,但响应程度的关键特点在于不同时段的响应程度都很微弱;(3)不同时段CPI对NEER的响应方向不同,2002.10~2005.07时段,汇率上升对CPI的主要影响是负向的,即人民币升值对CPI主要效果是有利于CPI下降,在2005.08~2007.06时段主要影响则是正向,即人民币升值对CPI主要效果是有利于CPI上升,对于后一时段的看似与传统汇率传递理论相矛盾的结果,本文结合当时的经济现实做了分析,认为可能原因是当时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国内物价产生的上涨效应超过了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可能产生的物价下降效应;在2007年7月~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2014年10月两个时段,前一时段汇率上升对CPI的主要影响是正向的,在后一时段则是负向,前一时段人民币汇率对物价的正向效应,可以从当时期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流动性泛滥推动、投机资本涌入、输入型通胀等因素助涨物价的作用较大得到解释;(4)影响的滞后性方面,3个地区CPI受NEER影响滞后期较短或者不存在滞后期。在方差分析方面,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所有因素中,CPI对自身变化的方差贡献度最大,即通胀水平上升主要由通胀的自我加强趋势推动,但在不同地区情况下有所差别。不同地区情况下,由于东、中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经济更为活跃,开放程度更高,所面临的物价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因而这两个地区的物价影响因素除CPI自身外,其它因素贡献度也会占相当比例,而西部地区整体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经济环境相对东、中部地区较为封闭,物价变化主要由通胀预期推动,其它因素可忽略不计。(2)对于本文最为关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在各时期中NEER对CPI方差贡献度有所差别,但NEER对CPI影响的关键特点在于NEER对CPI变化的方差贡献度比较有限,可以忽略不计。(3)不同时期,由于中国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物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在2002.10~2005.07时段,东、中部地区物价主要影响因素除CPI自身外还包括了货币供应因素,而在2005.08~2007.06时段除CPI自身外包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在2007.07~2009.12时段OIL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和M1代表的货币供应因素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在2010.01~2014.10时段则是M1代表的货币供应因素。在各时期中,NEER代表的汇率因素、GDP代表的国内产出因素影响都比较有限。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流入中国,带来大量的资本、人力、先进技术设备。2009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900.33亿美元,由2008年的世界第六位跃居至世界第二位,仅次子美国。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中国仍然较为落后的产业发展现状,中国仍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用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具备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特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全球化也是大势所趋。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相关传统产业的发展,中国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之下,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至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高技术产品第一出口大国。从总量来看,中国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质量上分析,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增长拉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美国、日本等发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但“低价低质”一直是中国出口产品的显著标签。一国出口产品水平的高低逐渐通过该国出口产品质量来表现,这也使人们越发意识到,相较于盲目的扩大出口销量,一国出口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的认可程度与需求程度对该国国际贸易的持续良好发展更为重要。中国一直倡导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出口的扩张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需要认识到的是
学位
学位
学位
期刊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护肤意识的提高,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飞速提升。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总额为1625亿元,同比增长13.6%,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化妆品需求市场。但是如此巨大的化妆品市场以前几乎都被外资品牌占领。直到2008年以后,外资巨头不断出现业绩下滑和退出中低端市场的情况,而部分国内日化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逐渐建立自身品牌优势,并开始反击,2012年国产品
学位
中国证券业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规范和发展后,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截止到2013年底,沪、深两市总市值已超过23万亿元,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12倍左右,全行业11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2.08万亿元,按照市场上股票市值排名为世界第三,债券市场按照债券余额排名则为世界第五。同时,中国期货市场也得到较快发展,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不断丰富,股指期货成功上市,国债期货也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