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27%。我国水稻生产中存在施肥过多、耗水量大、水氮利用效率低和温室气体排放高等问题。提高水稻水氮利用效率,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水稻高产高效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淮稻5号、金香玉1号和南粳9108为材料,观察了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两种氮肥增效剂对水稻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和稻田土壤氮素转化、土壤脲酶活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以氧化亚氮(N2O)减排效果较优的硝化抑制剂为材料,在干湿交替灌溉(AWD)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水稻农艺性状和根系形态生理、土壤氮素、土壤脲酶活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阐明两种氮肥增效剂的增效减排机理,为高产高效低碳水稻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单施尿素(对照)相比,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有利于提高水稻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和抽穗后剑叶SPAD值。施用硝化抑制剂或脲酶抑制剂使水稻总颖花量显著增加,结实率略有提高。二者使水稻分别增产5.57%~8.35%和9.08%~11.4%,脲酶抑制剂增产效果更好。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可明显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提高施肥后土壤铵态氮(NH4+)含量,降低土壤硝态氮(NO3-)含量,对土壤全氮以及土壤脲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相比,施用硝化抑制剂使水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3.4%~19.4%、12.8%~13.6%、5.57%~8.35%和0.50%~5.11%。施用脲酶抑制剂显著抑制了施肥后5d内的土脲酶活性,减缓了尿素水解使土壤保持较长时间的NH4+供给,同时降低了土壤NO3-含量。施用脲酶抑制剂使水稻的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21.8%~26.6%、16.6%~17.2%、9.08%~11.4%和 4.48%~8.01%。2.常规灌溉条件下,水稻全生育内出现两个甲烷(CH4)排放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分蘖盛期,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孕穗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降低了第二个CH4排放高峰,使CH4排放总量显著降低。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对第一个CH4排放高峰无明显影响,但均显著降低了第二个CH4排放高峰,施用硝化/脲酶抑制剂分别使稻田CH4排放总量降低6.45%~7.50%和8.80%~9.30%。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稻田氧化亚氮(N2O)排放,但施用硝化/脲酶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N2O排放。与常规施氮相比,施用硝化/脲酶抑制剂分别使N2O排放总量降低了 49.4%~49.5%和17.7%~20.9%,硝化抑制剂的N2O减排效果更佳。CH4的增温潜势对稻田综合增温潜势(GWP)贡献达93.1%以上,是稻田主要的温室气体。两种抑制剂处理间稻田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无显著差异。3.与常规灌溉相比,相同施氮量下全生育期AWD降低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和总颖花量,提高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 37.4%~37.8%;AWD与硝化抑制剂组合能促进水稻分蘖发生并增加每穗粒数,使水稻总颖花量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秆NSC转运量,使水稻增产5.35%~8.08%。AWD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与常规灌溉相比,AWD显著降低了土壤NH4+含量,提高了土壤NO3-含量。AWD也有利于提高水稻根系和叶片氮代谢酶活性。AWD与硝化抑制剂组合可维持较高的土壤NH4+含量和较低的土壤NO3-含量,有利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显著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4.AWD增强了稻田土壤通透性,提高了水稻根系氧化力和根干重。与常规灌溉相比,相同施氮量下AWD使CH4排放总量降低了 41.7%~44.4%,AWD与硝化抑制剂组合后有利于进一步降低CH4排放。与常规灌溉相比,相同施氮量下AWD刺激了稻田N2O排放,使N2O排放通量呈波浪型,总量增加了74.7%~88.9%;而AWD与硝化抑制剂组合后则使N2O排放总量较常规灌溉处理降低了 6.81%~9.68%。常规灌溉条件下CH4的增温潜势占GWP的91.9%~99.1%,N2O增温潜势对GWP贡献极低。AWD降低了 CH4增温潜势占GWP的比例(78.4%~87.5%),而明显提高了 N2O增温潜势占GWP的比例(12.5%~21.6%)。与常规灌溉相比,同等施氮量条件下AWD使GWP和GHGI分别降低了29.9%~33.0%和32.3%~33.0%;AWD与硝化抑制剂组合则使二者分别降低了42.8%~45.0%和47.0%~47.8%,表明AWD与硝化抑制剂组合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温室效应。
其他文献
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小麦感染赤霉病后,赤霉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烯醇毒素(DON)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赤霉病病害流行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胚胎晚期发育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proteins,LEA)是指植物胚胎发育后期种子中大量积累的一系列小分子量蛋白质,参与植
学位
水稻穗部的发育状态直接影响并决定水稻的产量,开展水稻穗部发育调控的分子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克隆出许多对穗发育进行调控的基因,不同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对水稻穗部发育产生各种影响。我们为了探索优质的基因组合,对前期定位的调节水稻穗长的位点qPL6以及调节水稻穗分枝数的基因ipa1-2D进行互作分析。同时以日本晴为背景,构建与这两个位点有关的四个近等基因系,转录组实验寻找下游差异表达基因,
学位
设施番茄作为我国重要设施蔬菜,富含营养,深受消费者喜爱。水分对于番茄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缺水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卷曲,果实小而轻,水分过多又会导致根部呼吸不畅,易出现裂果,烂果等症状。灌溉是设施蔬菜获取水分的唯一途径,因此灌溉量的控制十分重要,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应对植株水分进行实时监测与诊断,以及时调整灌溉措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设施番茄冠层光谱分析建模,实现番茄植株含水率的快速无损监测,并通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出现了大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现象。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全局性变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运而生,成为解决环境损害的有效途径。《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学位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证小麦高产稳产有利于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小麦各生育期生物量是后期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监测生物量能够有效指导农业从业者采取适宜的田间管理手段,保障最终达到理想产量。近年来,利用无人机遥感手段估算生物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作物光谱信息是估算生物量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作物光谱存在过饱和等问题,在后续研究中逐渐发现,通过加入株高,不仅能够改善光谱过饱
学位
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玉米对于光周期的响应是影响玉米生育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制约着不同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和产量。玉米茎腐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影响玉米生产的土传性病害。前期研究发现,玉米ZmCCT基因具有一因多效性:既能通过叶片响应光周期调控玉米开花期,同时能抑制根部禾谷镰刀菌的侵染,产生茎腐病抗性,这说明ZmCCT在玉米的安全生产中十分重要,比较ZmC
学位
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祖先,通过长时间的生存和自然压力选择,积累了大量的优良性状,以适应复杂的生态与地理环境,是天然的基因库。对于育种家而言,野生稻存在着许多栽培稻基因组中不具备或已退化、消失的基因,具有十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于育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有效帮助水稻的产量提升与品质改良育种工作。起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澳洲野生稻(Oryza australiensi
学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到2030年,中国的水稻产量必须在现有水平上提高20%才能满足人口和社会的发展。水稻产量的增加过分依赖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高产和水肥利用效率低往往会相互矛盾,如何实现这两者的协同提高是国内外关注热点。栽培措施不当是限制单季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主要原因,而通过大量研究,国内的学者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栽培管理模式,这些模式针对不同水稻品种,将多种管理方式优化整合,充分发挥水稻
学位
维管束担负着水分和营养物质运输以及支持植物体的功能,对于陆生植物的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维管束连接着作物的源和库,在光合产物运输和产量形成中也具有关键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到绿色植物中一个通过水平转移起源的酰胺酶家族基因OsAMI7,该基因特异地在维管组织中表达。进一步通过T-DNA突变体的鉴定、转基因材料的构建、表型考察、农艺性状测定和生理机制分析,探究了OsAMI7基因在
学位
有机农业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以可持续生产为目标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水稻的种植由单一追求产量到提升品质方向转变,尤其具有优良食味品质的稻米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食味型粳稻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应用广泛。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栽培条件下不同食味值和产量类型粳稻的品质差异,然而关于有机栽培下不同食味型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特征及两者的形成机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