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为山教授于2002年在厦门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写意雕塑论”,由此开创了中国写意雕塑之风。他还在各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关写意雕塑的理论文章,积极倡导写意雕塑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家袁运甫老先生所评价的:“他树立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另外一个大的体系”。自此写意雕塑迅速成为美术界创作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很多学者从美学、中国哲学、社会思潮、美术批评、美术史等角度对写意雕塑的历史渊源、美学价值、范围界定、审美情趣、风格倾向、哲学理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研究。但最大缺失是从没有学者从创作主体和技法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导致许多雕塑创作者对写意雕塑的学习与实践趋于表面化,只是单纯地模仿表面效果而忽略了其内在精髓。这种有所偏差的研究和学习方式,会将写意雕塑带入到一个狭窄的误区,甚至变成当代艺术中一种哗众取宠的观念艺术而匆匆谢幕。 吴为山教授以多年全身心投入的探索将自己所提出的写意雕塑理论通过上千件的作品付诸实践,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进一步验证和深化了其理论和表现方法,为后人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技法和形式上的大胆创造,更为写意雕塑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无数可参考和借鉴的方式。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人看到了写意雕塑的深刻内涵与发展空间。 笔者跟随吴为山教授学习并协助其进行创作,吴教授几年来的言传身教,使笔者对写意雕塑的形式理念和技法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本文从创作主体角度出发对吴为山教授的宝贵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归纳与总结。首次从技法角度对写意雕塑的形式构成理念体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在论述中所面临的最大难点和挑战在于:中国的雕塑发展并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技法理论体系,雕塑技法的传授通常是师徒之间的手口相传,而描述具体技法的规范的语言系统并未建立起来。本文所使用的论述语言主要采用西方立体构成法与中国画论术语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这是雕塑技法论述语言上的一个新尝试会略显生硬或平淡,其不足之处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努力完善。本文旨在对写意雕塑的创作实践加以指导,对写意雕塑技法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参考,希望能对完善中国雕塑技法理论和建立中国写意雕塑教学体系产生一定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