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小说中的“学生”形象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b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小说中有多种系列人物形象,大的如“市民”系列,小的如“车夫”、“妓女”、“巡警”、“艺人”系列等等。自老舍小说发表之日起,就有很多的研究者评论者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使老舍小说人物形象的研究至今已蔚为大观。但是,仍有一些形象至今仍未受到足够关注。本文就以未受到更多关注的老舍小说中的“学生”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其他现代小说中的学生形象为参照,分析老舍小说中“学生”形象与主流文学话语不同的三个精神特征:柔弱、貌新实旧、思想大于行动。并进一步从“旁观者”的姿态、底层市民的立场和“人格教育观”三个方面探讨老舍如此塑造学生形象的原因。  导言:主要概述现代学生群体的发生发展和在现代史上的作用;学生形象在现代小说中形象群中不可忽视的地位,以及学生形象在老舍小说形象群中的意义,并对老舍小说中的学生形象作出简要的梳理,点明学生形象研究对老舍小说研究的必要性。  上篇:主要从老舍小说中“学生”形象的精神特征入手分析,进行文本细读,并与其他作家笔下的“学生”形象相比较。  柔弱的“病鸭”一节,提炼出“苦闷的逃避”、“妥协的反抗”、“空洞的病态”和“抗战时的懦弱”等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结合老舍的小说文本进行分析,突出老舍小说中“学生”形象的柔弱和病态。  “古老的青年”一节,主要就老舍小说中的“学生”的婚恋观、人生观、革命观、国家观念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老舍笔下青年学生“貌新实旧”的思想特征。  “新韩穆烈德”一节,围绕田烈德这个形象,从老舍用在他身上的象征性的比喻切入:“浮萍”与“绿苔”、“夏日的浮云”;“变戏法”的人、“真理的保护人”。前两者侧重于对人物混乱、空洞的思想特征的分析,后两者侧重于人物的自我想象分析。通过这些细节的阐释,概括出“新式”的“哈姆雷特”的两面性。  “观念的传声筒”一节,主要分析老舍小说中理想学生形象的单薄和对其主要学生形象所起到的衬托作用。  下篇:探讨老舍小说中的“学生”形象与主流文学话语不同的原因。  “旁观者”的姿态一节,主要从老舍与五四学生运动的关系出发,讨论老舍“远望”五四学生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远望”,更是一种由多种原因促成的“规训者”的俯看视角,使得老舍对学生采取了“开药方”的态度。对“学潮”的看法是本章论述的焦点。老舍自上而下的观照学生,由此,看出了他们“新”思想的“旧”底子来。  “底层市民的立场”一节,联系老舍的童年记忆和经历,从“穷人的逻辑”、现实生存关怀以及“正直市民的品格”的想象三个方面分析老舍对学生的态度。老舍小说对女性“自由恋爱”的态度和对女学生走上暗娼道路的设计,在这一节中得到展开。站在底层市民的立场上,老舍理想中的学生形象才会更近似于“正直的市民”,所以对于那些爱空想、不脚踏实地拼命干的学生,老舍要给予夸张的讽刺。  “人格教育观”一节,主要从老舍的教育经历、教育现状的反思、教育救国论、“以人格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兼及对卢梭教育思想的接受和中国基督青年会对老舍教育思想的影响,进而从教育的角度理解老舍塑造学生形象时偏重于对人格缺陷的批判性描写。  结语:除了返顾本文的不足外,进一步强调学生形象在老舍小说人物系列研究中的意义,并提出梳理整个现代文学史上的学生形象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其他文献
学位
“群体写作”是与“个人写作”相对立的诗学现象,在文学史上,它通过文学交游、祖述传承等种种形式发生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酬唱”这种特殊群体写作现象的探讨,以北宋初年的西
“屈平辞赋悬日月”,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的屈原,其思想、其艺术、其人格魅力,对后世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后世对屈原的研究与阐释,乃是从汉代开始的。《楚辞》的结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以来乡土散文所隐含的审美意蕴。乡土散文是以乡情乡恋为情感基调,以乡土风情、地域风貌以及人文物事为题材的抒情小品。本文依据“乡土”的三层含意对新时
泉交河话是指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以及相邻的笔架山乡、沧水铺镇和泞湖乡等地所说的话。按照现在一般的汉语方言区划,泉交河话属于湘语,被划归为湘语长益片的益沅小片。
当今的中国画坛热闹非凡,存在观念与主义之争,也有传承与革新之辩,更有新画派、新画风的不断涌现。当然,这对于中国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的不断革新是有益的,但也存在着受西方
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在上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形成了文坛上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对这些作品进行理论阐释、思想剖析、形象建构就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在研究90
本文试图以“当代家族小说”为探索视点,以中西结合、科学的艺术理论为指导,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其创作的基本状况、得失以及与现代家族小说的内在联系做一宏观的总结和归纳。
在当代女作家过度私人化写作正逐渐伤害女性小说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背景下,铁凝的写作仍坚持对女性生活和女性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她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去细细洞察女
本文是在掌握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古今中外300多本关于《凯风》诗旨、作者、时代、名物,及语词的著述(其中包括国内诗经著作260多本,韩国诗经著述78本,日本诗经著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