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法越南问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云南和广西与越南北部地区接壤,有铁路、公路和水路相通,是中国西南经由越北转运进出口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以海军封锁海上交通,中国在欧洲所购之军火,多赖英属香港和法属越南输入。为迫使中国失去抗战的力量,日本急欲切断向华境运送物资的国际交通线,并企图从东南亚地区包抄中国的西南大后方。为此,日本一面通过外交途径向法国政府及法属印度支那当局施压,要求禁止中国假道越南运输;一面武力南侵,先后攻占了广州、海南岛及桂南地区,继而进占越南,不但彻底切断了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而且还造成随时可能攻滇的战略态势。如何保障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的畅通和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成为国民政府需要认真对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争取法国政府及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国民政府与法就假道越南运输、订购军需物资和向华派遣军事顾问团、琼(海南岛)越军事合作和联防越南等问题进行交涉。由于法国迫于日本压力和追随英美远东绥靖政策之故,以致其在外交上不敢公开支持中国抗战,在实际行动中也不愿全力援助中国抗战。法国犹豫不决和反复无常的态度和政策,给中国假道越南运输造成了不少困难,但其表面上明令禁止,暗中却允许中国物资过境的做法,对当时独立抗战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凡。由于欧战爆发法国自顾不暇的原因,订购军需物资和向华派遣军事顾问团交涉收效甚微。琼越军事合作则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至于联防越南问题,则因国民政府军事实力不足,以及法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将国民政府派兵入越联防的愿望,视为中国乘机染指越南事务的野心和日本推翻当局统治的借口而搁置。1938年10月下旬,日军攻占了武汉和广州,从而打通了华北、华中和华南之间的联系。1939年2月海南岛失守,日军兵逼桂南及越北。11月24日南宁及桂南地区沦陷,桂越国际交通运输线被日军切断。1940年6月17日法国降德,法属印度支那当局很快也屈从日本,日军进驻越北地区,滇越国际交通运输线彻底中断,并就此开启了日法合作统治印支三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的历史。从战略角度看,广州和海南岛失守,桂南及越北即已陷入日军的威胁之下;桂南及越北被日本占领,滇黔则有遭遇日军正面进攻的可能。为减轻西南防御压力,国民政府发动了桂南作战,日军主动撤往越北地区,各失地渐次被中国军队收复,张发奎指挥的第四战区沿桂越边境与日军对峙。卢汉指挥的第1集团军和关麟征指挥的第9集团军在滇南地区布防,沿滇越边境与日军对峙。虽然日军终未从桂西和越北进攻滇黔,但是缅甸和怒江以西国境的沦陷以及湘桂战局的变化,日军几度造成从滇西、桂西和越北合攻昆明的战略态势,中越边境防务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逐步胜利,日本的失败渐成定局。1945年3月9日,日军突然袭击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军,并控制了印支当局,5万多殖民军稍作抵抗后便缴械投降,驻扎在中越边境地区的部分殖民军拟作长期抵抗,但在日军和反法革命势力的双重打击下,败退至中国境内的广西和云南。应法国政府的请求,国民政府将败退入境的殖民军集中安置于滇中的玉溪和滇南的蒙自。日本投降前后,法国急欲重返印度支那,但其在印度支那既无军队可用,又无行政机构可倚,故法国一面积极与国民政府交涉,希望驻滇的殖民军能及时返回越北,藉此确立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政治和军事存在;一面企图说服美英改变印度支那的对日受降权,以阻止他国军队入越受降。国民政府不但挫败了法国对越南受降权的争夺,而且从支持和援助越南独立运动的意图出发,有意迟滞法国殖民军返越。在战后越南问题上,国民政府曾谋求过“单独托治越南”以扶持其独立,也附和过美国的“联合托管计划”,但由于美国政策调整和对法外交的需要,国民政府和蒋介石本人曾表示“对印度支那没有领土野心”,并“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可把越南交还给法国,这不是国民政府所期望的战后越南政治归属,只是基于先前的对法承诺,中国在战后越南问题上已不便再表达任何政治诉求,这是国民政府在知和行上正苦恼的问题。然而,中国20万大军入越受降,出现了一个独立于重庆政府之外的权力集团,重庆政府不便表达的诉求,在越南的这个权力集团可以实现,且有“将在外”的自由,国民政府的战后越南政策出现了转机。军方率先看到了这一点,起初拟设军政府以作长期占领,鉴于越南已宣布独立和国共内战压力,国民政府放弃了设立军政府的短暂想法,转而要求法国承认越南获得独立的政治地位作为中国撤军的条件。为此,中国入越受降军队与法强硬交涉越南货币及垫支军费问题,甚至不惜在越南海防与法国海军发生军事冲突,以支持胡志明领导“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与法谈判,并最终促成《法越初步协定》,迫使法国承认越南为法兰西联邦中一自由的国家。1946年6月,中国入越受降军队将防地交给法越双方后撤出越南。12月19日,法越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和入越受降军队所作的努力似乎成了徒劳。但应该看到,法越初步协定颇受国际社会关注,法国迫于国际舆论压力而不敢即刻就向越南开战,从而避免新生的越南革命政权过早地暴露在法国侵略者的面前,为胡志明领导“越盟”在“八月革命”后壮大队伍、发展军事力量和巩固政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为其后来成为越南独立革命的真正领导者奠定了基础,这对越南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军队撤离越南后,国民政府并未放弃支持和援助越南独立的政治夙愿。但其自身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及难以逃脱的困境:既想支持和援助越南革命势力进行反法抗法斗争,又不敢开罪法国而使中法交恶;应该支持和援助胡志明领导“越盟”进行越南独立革命,却因其有共产主义性质而不得不支持和援助软弱无能的越南国民党和越南革命同盟会;为防止中共与越共声气相通而要消灭“越盟”,却又不得不依靠其来保护华侨。在这样的矛盾和困境中,国民政府既无法作出实力支持和援助越南独立革命的决定,又无法在越南革命势力中找到一个真正理想的支持和援助对象,因为理想的越南国民党和越南革命同盟会不堪重用,实力雄厚的“越盟”却在政治上不合格。在无尽的混乱、犹豫和拖延之中,国民政府的战后越南政策也随着其在国共内战中的失利而宣告结束。总观抗日战争时期中法围绕着越南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涉,不同的历史节点包含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标。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至日军进驻越北之前,中国在越南问题上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的畅通和西南大后方的安全;法国则为防止日军侵占越南及整个法属印度支那地区。所以,在保障越南安全的问题上,中法具有高度的利益一致性,这也是双方能够进行合作的基础。但法国与英美还具有殖民利益的一致性,故其势必会与英美保持政策和行动的统一性。法国在与国民政府交涉中所表现出来的犹豫、观望和彷徨,除为自身利益考虑外,显然受到了英美对日政策调整的影响;国民政府在越南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踌躇、迟疑和无奈,除受自身实力影响外,显然与过于迁就英美在远东的利益,并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其能施加的影响相关。另外,中法在越南问题上主动权的变化,是两者国际地位变化的反映。法国败降德国前,中方主动向法方寻求合作,法国强势而渔利;法国败降德国后,法方主动向中方寻求合作,中国强势而渔利。中国军队入越受降后,国民政府干预越南事务的机会和能力增强;法国在二战中亡国及稍加抵抗便将整个印度支那拱手让予日本的事实,致使其大国际形象、地位和声誉大大受损,其重返越南的道路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崎岖和艰难。由于国际形势变化、英法在殖民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美国战略调整等原因,法国重返越南的诉求得到了英美的支持,但却与国民政府支持和援助越南独立革命的愿望相悖,中法矛盾也因此而不断反复。由于国民政府在盟国中实际地位并不高、没有话语权和忙于发动内战等原因,以致其既无力扭转英美在越南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又无过多精力干预战后越南事务,从而丧失了提高中国在亚洲地区影响力以及推动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良好时机。
其他文献
卫生资源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卫生资源投入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对卫生系统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增加卫生资源投入是否必然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仍无定论。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实施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卫生资源投入政策,但政策效果仍不清晰。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加剧。一方面,由于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的常态。近年来人口死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将民国宪法架构的宪法秩序移植到台湾,奠定台湾地区“法秩序”中“一个中国”的基础。台湾地区“法秩序”中的“一个中国”并非静止不变,而是深受领导人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本土化”政策的影响。系统了解台湾地区“法秩序”中的“一个中国”的变迁,对于大陆把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动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领土”、人民两个维度,全面分析台湾地区“法
悬置是车身与发动机之间连接的隔振元件,是整车振动控制的重要单元,对提高汽车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简称NVH有着重要作用。理想悬置低频大振幅需要大刚度大阻尼、高频小振幅需要小刚度小阻尼。因此,宽频隔振问题是悬置设计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为解决发动机宽频隔振问题,通过分析多惯性通道液压悬置动态特性和节流盘数量对液压悬置特性影响,提出了新节流盘可控多
汽车高强板成形苛刻的现场服役条件要求Cr8钢模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韧性,国产Cr8冷作模具钢易开裂,模具在现场使用寿命不高。高强板成形对Cr8钢模具性能的高要求,需由模具原材料组织、热处理、表面强化等内部品质及后续工艺处理来保证。本文以国产HNC53钢为研究对象,对其原始组织及性能、真空气淬热处理之后碳化物的演变规律、表面强化工艺等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模具摩擦磨损量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提
磁流变弹性体(MRE)是一种由铁磁颗粒嵌入无磁性弹性基体中制成的材料。作为典型的智能材料,MRE能够响应外部磁场,产生迅速、可逆的材料特性变化,在减振、柔性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影响MRE材料特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体材质、铁磁颗粒材质等。其中,铁磁颗粒链状排布的角度既能够影响MRE在磁场中的剪切特性,又能够影响其被匀强磁场驱动所呈现的静平衡角度。基于此,围绕链状结构角度对MRE剪切特性
学位
目的:通过肠道菌群及血浆氨基酸-脑神经递质代谢探索柴氏逍遥散改善乳腺癌相关抑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血氨基酸-脑神经递质代谢、肠道菌群与乳腺癌、抑郁的相关性;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柴师临床研究经验,总结柴氏逍遥散治疗乳腺癌相关抑郁“疏肝”和“健脾”的代表性治则治法;论证基于血氨基酸-脑神经递质代谢和肠道菌群变化理论,研究柴氏逍遥散治疗乳腺癌相关抑郁的合理性。第二部分,采用Ba
如何提高员工助人积极性日益成为学术界与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工作场所帮助行为因其在促进交流学习、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提升组织效率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备受推崇。然而,工作场所帮助行为在提升组织有效性的同时,也对施助者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其“阴暗面”效应使得组织在鼓励员工帮助同事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现有研究从动机和内容视角对工作场所帮助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行划分,对丰富施助者自主意愿和帮助方式领域的知识具有
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之以历史文献分析和跨学科多角度知识之间的多方位研究办法,对现存最大规模的联邦缉毒机构进行考察研究。研究着重于关注美国历史上存在的禁毒法体系、缉毒机制、成瘾认识变化、“毒品战争”以及“联邦缉毒署”自身所具备的并在发展中拥有的功能机制等多维度因素,在对文献资料进行不断有效地提炼之后,力争将对“联邦缉毒署”的学术认识,从相对单一平面程度的学术把握,逐步深化到较有立体感的可
目的寻找并筛选具有抗结核功能的外泌体mi RNA并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明确mmu-let-7a-5p对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胞内感染的BCG细菌负荷的影响。方法使用牛分枝杆菌卡介苗菌株感染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建立结核感染的细胞模型,利用RNA-seq对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 RNA进行筛选,通过富集分析寻找参与细胞生长与死亡调控的mi RNAs及其靶基因,完成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