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秩序的形成及其社会基础——基于重庆胜村与江西黄村纠纷调解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nu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纠纷是乡村社会的一种常态现象,纠纷解决的差异则反映出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对重庆胜村和赣中黄村纠纷调解实践的分析来呈现中国农村秩序形成机制的区域差异性。“规则之治”虽然没有成为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重庆胜村地区的纠纷调解实践却告诉我们,“规则之治”在当地成为了现实。“权威与规则”即是胜村的秩序形成机制。“力”的一维在乡村社会秩序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不同地区“力”的表现形态是不同的。在江汉平原,“力”表现为“暴力”,使乡村社会秩序陷入“灰色化”状态。而在赣中地区,“力”则表现为“势力”。“势力与秩序”即是赣中黄村地区的秩序形成机制。之所以两个村庄的秩序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原因在于:一、两个地方的“地方性知识”不同;二、村民的社会交往特点不同.胜村是“交往性社会”,黄村是“依附性社会”。要构建和谐的乡村社会秩序,仅仅通过“迎法下乡”是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使乡村社会从“无主体熟人社会”向“主体熟人社会”转变才是构建和谐乡村秩序的根本途径。
其他文献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位
摘 要: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多变的问题情境,回味性的问题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给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效满足学生强烈的发现和探索的欲望,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生活化;故事化;多变;回味性;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16年的3月18日广州美术学院基础部举行了其成立十周年的教学展及研讨会(广州美院造型基础部于2004年成立,到此次活动举办时实际已有12年历史),国内八所专业美术学院和广西
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彩礼应当全额返还, 仅指既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又未共同生活这种情况. 而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却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即常说的未婚同居, 解除后所涉彩礼不应全
期刊
期刊
新区域主义在东盟起步后,逐渐整个亚洲扩展,形成了基本的合作框架。  2015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协定正式签订,开启了中国与东盟“钻石十年”的篇章。但是,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