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YF4:Ln3+@PS微球自组装构建仿生光子晶体及在光学编码中的应用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生学以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为学习对象,师法自然,在诸多工程技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对蝴蝶翅膀、昆虫甲壳等生物结构的模仿学习,结合人工合成材料和制备工艺,实现了仿生光子晶体的制备。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着色技术,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PCs)的结构色来源于其周期性排列的物理结构与光发生衍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视觉效果,具有颜色艳丽、生动多变、抗褪色等性质,在光学信息编码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然而单一光学模态的光子晶体并不足以满足高信息存储容量、信息多维保护的高安全性光学编码应用需求。因此,研发具备可调上转换荧光与结构色的双模态荧光光子晶体材料,对于光学信息编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旨在设计合成新型荧光光子晶体结合信息编码技术开发双模式光学编码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荧光增强NaYF4:Ln3+@NaYF4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以油酸(OA)为配体,采用两步热分解法制备NaYF4:Ln3+@NaYF4核壳纳米颗粒(core-shell nanoparticles,CSNPs),系统地探究了壳层包覆的反应温度以及不同壳层厚度对CSNPs的晶相、形貌及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壳层生长温度为310℃和最佳壳前驱体加入量为3 mmol制备得到的纯六方相态的棒状CSNPs,具有最高荧光强度;随后调节稀土离子的掺杂,以Er3+/Tm3+,Yb3+/Er3+,Yb3+/Tm3+掺杂分别实现了红绿蓝三色荧光增强型CSNPs。(2)NaYF4:Ln3+@NaYF4@PS(CSNPs@PS)复合微球的合成及表征。利用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MPS)修饰的Si O2对CSNPs进行包覆改性,使CSNPs具备水分散性并赋予其能参与聚合反应的双键,随后将其置于乳液聚合反应体系,利用苯乙烯聚合,将CSNPs@Si O2-MPS颗粒包裹在PS中制备CSNPs@PS复合微球。对复合微球制备过程中各个阶段产物的表面性质、形貌、上转换荧光强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复合微球。而且,通过调节苯乙烯单体的加入量,能够实现对微球粒径的调控。通过改变微球中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核的种类,可实现对CSNPs@PS微球上转换荧光发光调节。(3)CSNPs@PS复合微球自组装构建荧光光子晶体薄膜及其在光学编码中的应用。通过垂直沉积法将合成的单分散CSNPs@PS复合微球自组装构建上转换荧光光子晶体(upconversion photonic crystal,UCPC)薄膜。复合微球的粒径不同,组装的光子晶体薄膜具有不同的禁带波长,平均粒径为185 nm,230 nm,290nm的复合微球制备得到的UCPC薄膜分别具有粉色、绿色、蓝色结构色。由于复合微球中包覆了增强荧光的核壳型上转换纳米颗粒,因而UCPC薄膜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呈现出不同颜色的上转换荧光。通过改变复合微球中CSNPs种类和复合微球粒径,构建的UCPC薄膜不仅具有明亮的粉、绿、蓝三色结构色,在980 nm激光激发可发射出红、绿、蓝三色荧光。可调的结构色与上转换荧光,可用于信息编码,构建的双模式光学编码系统具有高信息容量和高安全性,预期在彩色显示、防伪、生物检测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非线性控制领域,观测器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很有意义的方向。2007年,为了利用系统输出在离散时刻的采样实现系统的状态估计,从而提高在网络控制背景下带宽的使用率,德国学者Raff首先提出了脉冲观测器这一概念。近年来,在对脉冲观测器的研究上,学者们取得了很多可观的成果,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对脉冲观测器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脉冲控制的脉冲观测器的设计问题,可消
随着信息的飞速发展,海量的数据涌现出来。如何在这些海量数据中寻找高维数据,并在高维数据中快速挖掘有效的信息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聚类方法在处理高维数据时具有局限性。本研究在解决高维数据聚类问题中,提出了将抗噪约束结构引入到低秩表示子空间聚类算法进行聚类;以及将模糊不均匀聚类和人工蜂群算法两者优势融合实现聚类最优。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数据之间中心点选择敏感,提出了一种LLS
广西灌阳石英矿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石英精矿700余万吨,目前由于纯度低,只能用于制备石英板材,石英硅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应用。本文旨在研究广西灌阳石英矿中金属杂质剔除机理以制备附加值高的较高纯石英砂。通过单酸酸浸与混酸酸浸得出酸浸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温焙烧,对原矿进行除杂实验研究,探讨酸浸结合焙烧对石英矿中金属杂质剔除制备高纯石英砂的较优工艺条件:1、优选石英矿精制出150-220目石英砂。将广
锰氧化物作为地球上仅次于氧的最强氧化剂,广泛分布于陆地土壤、海洋沉积物和水环境中。Mn(Ⅱ)的自然氧化,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途径,不断地推动地壳层中锰氧化物的形成。自然环境中锰氧化物的生物氧化途径通常被认为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迄今为止,生物氧化形成锰氧化物矿物的证据主要来自海相和湖相。微生物介导Mn(Ⅱ)氧化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三种模式菌株进行。然而它们的主要氧化产物几乎都是结晶度较差的高价态的六方
学位
导热油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如何有效的提高导热油热导率等基础热物性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纳米流体具有稳定性强、兼容性佳、导热性能优良等优点,为提高导热油的传热效率等基础热物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纳米流体是指将不同种纳米颗粒加入基液中所制备出来的固液两相态流体。导热油的基础热物性会随着纳米流体的加入而发生改变,进而可强化其换热和传热能力。本文以TiO2-导热油基纳米流体和SiO2-导热油基纳米
基坑工程开挖卸载引起的灾变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基坑开挖导致的坑内管桩断裂,桩基倾斜等工程事故时有发生。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与管桩相关的承载机制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很少,相关文献只是集中在管桩的断桩和偏位的事故处理上,而基坑开挖对桩基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也只是针对灌注桩。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基坑开挖对静压桩的影响为中心,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试验,主要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