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动力传递规律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j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衮矿集团17层煤赋存条件,以MG2×55/250-BWD型采煤机螺旋滚筒为工程对象,针对其落煤和装煤两大功能,研究螺旋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动力传递问题。对17层煤岩样进行物理、力学测试,并采用神经网络和离散元结合方法对煤岩参数进行标定。建立滚筒-夹矸-煤耦合离散元粘结接触模型,研究滚筒受力、装煤率及动力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时,滚筒转速由75r/min增加到105r/min,滚筒所受合力平均值由2.78×104N减小到2.36×104N,合力平均值随着滚筒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当采煤机牵引速度由3m/min增加到6m/min时,滚筒所受合力平均值由1.33×104N增加到3.41×104N。随着牵引速度的增加,滚筒所受合力平均值增加,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在截齿截入煤岩时统计区域煤岩受到的瞬时力为57.34N,截齿逐渐切入煤壁时,煤体受力最大值为647.03N,随着滚筒继续截割,煤体受到的力在70.48N~213N之间变化。当滚筒截割到煤-岩结合面时,煤岩受到的冲击力为720.438N,滚筒截割岩石的力最大值为1611.24N。截齿截割岩石-煤结合面的力为184.64N远小于截割煤-岩石结合面时的力720.438N。建立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时煤岩受力与传递距离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力在煤岩中的传递规律,得到了力与传递距离的等值线图,通过分析发现截齿在截割煤岩时,随着距截齿作用点距离的增加,煤岩受力呈衰减趋势向外传递,与实验结果一致。基于煤岩截割离散元仿真研究滚筒的装煤率,结果表明:滚筒转速由75r/min增加到105r/min时,装煤率由41.68%增加到48.77%;采煤机牵引速度由3m/min增加到6m/min时,装煤率由46.47%减小到43.35%;截深由480mm增加到630mm时,装煤率由56.90%减小到45.59%。运用Pro/e、ANSYS、ADAMS协同建立采煤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与离散元双向耦合技术研究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动力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耦合后滚筒受到的合力、截割阻力及牵引阻力分别增大了 11.64%、12.17%、13.33%,侧向力减小了 20.86%。滚筒在截割过程中煤岩受到的破坏力主要以剪切力为主,同时伴随着拉力、压力,其中粘结键破坏时受到的法方向破坏力平均值为30141.88N,切方向破坏力平均值为42539.71N。各截齿切向平均破坏力与法向平均破坏力的比值在1.154~1.564之间。力在煤岩内传递过程中,其作用范围及作用形态时刻变化,截齿截割煤岩结合面处时,力在煤岩中的作用区域最大。结合得到的滚筒装煤及受力规律,利用Creo进行滚筒参数化建模,采用DEM-FEM耦合、workbench响应面优化模块对滚筒进行优化设计及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时,镐齿长度、齿身长度、齿身直径分别为165.46mm、76.18mm、58.99mm,齿尖夹角、齿身锥角、截齿安装角、螺旋升角分别为42.088°、50.17°、42.28°、19.76°时滚筒的最大变形、最大应力和载荷波动系数最小、装煤率最大,分别为0.2808mm、461.04MPa、0.0041、46.4%。优化后滚筒最大变形、最大应力、载荷波动系数分别减小了 14.47%、14.22%和6.82%,装煤率增加了 10.89%。通过灵敏度分析可知,截齿安装角对滚筒应力及变形影响最大,螺旋升角对载荷波动系数及装煤率影响最大。该论文有图89幅,表28个,参考文献154篇。
其他文献
露天煤矿开采在我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边坡稳定性、合理剥采比及开采边界限制等原因,端帮下压覆大量滞留煤无法回收。端帮开采工艺的发展为滞留煤的回收提供了新的方法。端帮开采不需要单独地进行剥离或基建,其主要形式为通过远程操控端帮采煤机对暴露的滞留煤层进行打硐回采,硐室之间留设支撑煤柱。支撑煤柱参数设计对自身及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是端帮开采安全、高效应用的前提。同时边坡参数也影响着支撑煤柱的稳
为降低煤矿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各项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对事故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响应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分析事故特征及其发展演化机理基础上,构建煤矿应急响应决策框架。综合运用模糊数学、灰色理论、多属性群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等专业知识,从系统分析角度进行研究设计,基于煤矿应急响应过程各阶段特征和信息形式,重点研究和探讨了不确定环境下煤矿应急响应决策方法及信息约简方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煤
二元金属氧化物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还面临着制备方法复杂、容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因此通过简单方法合成满足特定使用需求的二元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仍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以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为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几种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关机理和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分别以去离子水、50%去离子水与50%乙醇(体积百分比)混合溶液、乙
创新位势表征创新主体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对生存机会的控制优势。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轨,整个高等教育逐渐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内,行业划转院校的科研创新被置于更富竞争性的社会变迁环境中。受制于创新资源的竞争压力,行业划转院校需要不断面对各种战略选择:服务面向行业还是区域,学科综合化还是特色化,遵循制度合法还是追求技术效率?以场域视角切入,将行业划转院校置于特定的创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严重的灾害之一。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发生机理复杂,基于各种敏感参量进行的突出灾害预测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本文结合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监控预警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参数测定及敏感指标,研究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智能算法的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方法,为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隐患在线监测、判识、预测预警提
双鸭山矿业有限公司新安矿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受动力灾害影响比较严重。近年来,随开采深度增加,开采环境越来越复杂,且伴随开采强度增大,动力灾害日趋严重,新安矿动力灾害治理工作虽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仍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且多年来由于对动力灾害的定性不够清楚,导致采取的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影响了动力灾害防控的精准性和经济性。基于此,论文从能量角度分析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区域的有效支护是保证工作面高效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虽然国内外对巷道超前支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有关超前液压支架群组与锚固装备联合支护巷道围岩机理未有明确的研究。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共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巷道锚固装备支护状态下超前液压支架群组与巷道围岩间的力学作用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超前液压支架组与锚固装备共同支护
高地应力硬岩非爆式掘进失效是深部矿山开采掘进工程中的难题,研究硬岩诱导卸荷与多截齿协同破岩理论和实验的新方法,是深部矿山掘进亟须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硬岩卸荷规律,确定最优钻孔参数,研究硬岩卸荷作用下截齿截割特性,确定截齿截割最优参数,建立钻孔与截割的混杂系统模型,阐明钻孔诱导卸荷与多截齿协同破岩规律,在高地应力硬岩掘进技术及岩爆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何保证综采工作面的顺利投产并且达到高产高效,综采设备的成功配套是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所以,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所用的综采工作面设备的配套原则和配套成功的标志,探索出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的简便方法,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现有的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方案多为根据经验选定的,或者利用现用配套设备的使用情况来预选设备、投入生产、实际应用确定的。这种配套方法
为解决深部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渗透性系数低等难题,需要采取增大抽采负压、加密钻孔和加长抽采时间等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措施,这些措施易引起抽采过程中钻孔漏气,造成钻孔周围裂隙煤体自燃。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采用多孔介质渗流与热传递理论方法,模拟计算了瓦斯抽采钻孔周围裂隙煤体渗流场和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了瓦斯抽采诱发裂隙煤体自燃预防技术。(1)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得到煤自然发火三个阶段的活化能,确定了煤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