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形象”的建构、解构和重构—评朗·科维克的越战回忆录《生于七月四日》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ch_ki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的美国越南战争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支奇葩。美国越战文学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一批优秀作家及作品的产生。美国越战老兵朗·科维克是其中有突出贡献的一位。《生于七月四日》是科维克的一部自传式的关于越南战争的回忆录,被评论家誉为“即将出版的关于越战最强大的书籍”。国内外关注较多的是奥利弗·斯通电影版的《生于七月四日》,但鲜有对文字文本的系统研究。本文聚焦越战中朗·科维克本人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蜕变,为读者提供了关于越战和美国士兵的战场生活以及回国后所面临困境的真实全景。论文结合回忆录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对主人公个人英雄形象的建构、解构和重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前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简述越南战争、越战文学、越战作家及其代表作和战争对士兵个人和美国社会的影响;其次介绍作者朗·科维克及其作品内容和评论家对他的评价;最后简要介绍论文的题目及主题。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理想英雄”的建构,共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结合历史社会背景,阐述“天定命运”的内涵及其核心内容“上帝选民”和“山巅之城”,从而揭示“理想英雄”的历史渊源。其二是分析“上帝选民”和“山巅之城”的发展,展现“理想英雄”概念在特殊时代下的意义。最后阐明“理想英雄”与主题的关系。第二章阐述在战争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美国战争文学中“受伤英雄”的建构。该章分为两个子主题,第一是简要介绍美国战争文学中“受伤英雄”的一些代表,指出战争的本质和美国士兵在战场上的真实反映,并剖析“单独媾和”这一主题的内涵。第二是简述回忆录中“受伤英雄”形象的建构。第三章着重说明“理想英雄”和“受伤英雄”分别是如何被解构的。本章详细解读“理想英雄”回国后如何蜕变为非英雄人物,“受伤英雄”怎样沦落到动物化的待遇。通过描述美国越战士兵真实的战后生活,将两种英雄形象的解构过程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揭示战争的欺骗性和毁灭性。第四章在建构、解构之后,对“反战英雄”进行重构。论文详细说明了“反战英雄”这一形象出现的原因和反对的对象一美国政府,是对论文主题的升华。结语部分是对前面章节内容的总结归纳。反思战争,简述战争和历史政治的关系,折射出战争对美国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伤害。最后论文提出通过研究越战文学,对了解当代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电信市场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电信企业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互联成本等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在不断地增大,其成本测算与管理更加的复杂,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是生怕没把学生教懂教会.这一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 是不信任学生能学好语文. 因此总是采取满堂灌、 满程书的教学方式, 结果是学生学得
强大的共享资源的优势, 使信息技术恰当、 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中, 在整体优化的基拙上产生聚集效应,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学生各项发展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它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习惯、等.那么,怎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在这里谈一谈我
数感是人们对数的一种主动感知、感悟和意识,这种感悟体现在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它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学习中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也是
设计并合成了用于制备光学树脂的甲基丙烯酸双环戊烯酯(DCPMA)单体,合成产率达到89%。通过DCPMA的均聚及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规共聚制备光学树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该共聚
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这一课题,但是还没有人将其系统化。无论是在对城市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潜在目标游客的调查方法还是在城市旅游目
收集了2005年7月~2006年6月国外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05—2006年国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生产量以及各国塑料制品的进出口情
本报讯 (记者蒙景辉)各级工会干部要从提高服务水平出发,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服务职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全面提高工会工作水
报纸
本文从书法的含义入手,探讨了书法创作中的设计性及现代设计中的书法元素的运用,文章一共分6个章节,每章节内容依次是:书法的含义、书法的实用功能、金石书法中的设计、毛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