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刺激时间间隔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形音整合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整合视觉文字及其听觉语音之间对应关系的能力与其阅读水平紧密相关。Blomert(2011)提出不能形成字母.语音的早期自动化整合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核心缺陷。然而,对于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是否存在形音整合缺陷的问题仍存在争论。在发现阅读障碍者存在形音整合缺陷的研究中,视听刺激均是同时或接近同时呈现的,而未发现阅读障碍者存在形音整合缺陷的研究中,视听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这提示我们视听刺激时间间隔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对正常被试的研究发现,视听刺激时间间隔对形音整合的影响随年龄、阅读经验及正字法知识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那么,对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这一特殊的被试群体,视听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对其形音整合效应有怎样的影响呢?是否与对正常被试的影响不同呢?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操纵了视听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在行为层面和神经层面上,考察了视听刺激呈现的时间间隔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形音整合效应的影响。研究中采用三种SOA水平,分别为:视听刺激同时呈现(SOA=0),视觉领先听觉刺激200ms呈现(SOA=200ms),视觉领先听觉激500ms呈现(SOA=500ms)。在行为层面,以正确率和反应时为指标,在神经层面上,利用ERP技术,以早期的P2、N2成分为测量指标。结果发现:
  (1)行为层面上,视听刺激时间间隔对阅读障碍儿童形音整合的影响模式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不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上。正常儿童在SOA=0和SOA=200时表现出整合效应,在SOA=500时整合效应消失;而阅读障碍儿童则是在三种SOA条件下均表现出整合效应,说明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具有更大的形音整合时间窗。
  (2)在神经层面上,视听刺激时间间隔对阅读障碍儿童形音整合的影响模式也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不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P2成分上。正常儿童在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时,在P2,N2成分上均表现出了早期的形音整合效应,并且这种整合效应在视听刺激不同步呈现(SOA=200ms或SOA=500ms)时消失。而阅读障碍儿童在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时,仅在N2成分上表现出早期的形音整合效应,在视觉领先听觉刺激200ms呈现时,仅在P2成分上表现出早期的形音整合效应。另外,ERP研究还发现,当视听刺激同时呈现时,阅读障碍儿童在P2成分上的整合效应值显著弱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而当视听刺激不同步呈现(SOA=200ms或SOA=500ms),两组儿童的整合效应值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视听刺激时间间隔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形音整合的影响模式可能与正常儿童不同。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对同时呈现的形音一致刺激的早期整合加工存在缺陷。
其他文献
纵观历史长河,尼安德特人、爪哇人在进化中被淘汰,智人作为万物之灵,在演化中登顶食物链顶端;在历史长河的截面,当下中华民族占据竞争优势,走向富强。智人之所以能登项食物链,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取得富强成就的秘密是什么?根据YuvalNoahHarari在《智人:人类的简史》中提出的观点,“虚构故事能力”,即传达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信息的能力(即,编未来的故事1),是人类有效进行大规模合作的关键
学位
语言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在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采用间接言语来回应对方的问题。近年来,间接回应的加工受到了较多关注,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限制-满足框架指出多种因素会影响语用含义的加工,包括读者因素和文本因素等。本论文从限制-满足框架出发,通过三个研究(5个实验)考察间接回应加工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负性情绪体验的调节。研究一考察了读者的认知因素(间接理解的倾向性与工作记忆容量)对间接回应理解的影响;
学位
注意时时影响着我们选择性地感知认识这个世界,通常认为,注意选择受到个体的动机、任务目标和刺激本身的特征等多方面的影响。注意理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干扰物是如何影响空间注意的。注意选择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种理论认为,注意捕获是由刺激本身所具有的奇异的特征引起的,又被称为自下而上的或者刺激驱动的注意捕获。例如,突然出现的新客体(abrupt onset)或者特征单子(featur
学位
儿童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社会学习从他人那里获得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以及对语言的掌握,问答互动逐渐成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学习方式,解释寻求逐渐成为主要的互动内容。儿童的解释寻求具有选择性,主要表现为对可靠解释者和良好解释的甄别。人们通常采用不同的解释模式回答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如目的功能解释或因果机制解释。前入围绕解释模式就学前儿童对他人解释的选择与学习做了相关探讨,但这些研究未考虑解释模式领域性或固
学位
人类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系统在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会与智能系统产生越来越多的交互。人机信任是人与智能系统交互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人与机之间是否能够真正有效融合共生的关键。有关人机信任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现有研究的一个主要思路是探讨人际信任中存在的现象是否能够迁移到人机信任之中。既有研究发现,在人际信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内群体偏好效应,也
国民的健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与目标,人民身体健康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习近平,2013)。据卫计委的报告,截至2017年底,我国42%贫困居民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因此,解决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相比起昂贵的治疗费用,提前预防居民患病,培养居民的健康生活习惯显然是性价比更高的手段,但目前政府和企业多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入手,采取的措施却捉襟见肘。健康的跨期决策
学位
情绪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状态,积极消极情绪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维度。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存在于个体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身体活动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日常的身体活动和不同的身体活动模式与情绪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中的边界条件和中间机制。  研究一目的:从群体层面的角度探讨身体活动以及不同身体活动模式与情绪的关系,以
学位
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事物和情景一般同时包含多种模态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人脑会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如听觉、视觉等)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估以及整合,这种多通道信息的整合使人对外部世界形成了统一、连贯、稳定的认知。  研究发现,多通道信息整合可以在视觉信息处于无意识条件下发生,但是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基于经验的语义关联和时空一致的多通道刺激在具体水平上的信息整合,而对于多通道信息在抽象水平上的无意
学位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公民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加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和文件,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心理健康需求大,但是获得专业心理帮助的人只是少数,因此,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有效的社区心理服务和心理援助,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国家精神障碍负担,对居民健康水平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心理健康素养与寻求心理帮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心理健康素养包
面对环境风险,人们往往在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冲突时选择后者。环境保护与自我保护的相对失衡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这提示我们亟需寻找对环境保护行为具有独特促进作用的因素。从代际决策的角度,环保行为可以看做现在自己和未来他人(世代)之间的利益选择,它包含时间(现在和未来)和人际(自己和他人)两个维度。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我们提出如下假设:1)增强未来世代与现在自己的关联程度(即未来世代连续性)可以促进环境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