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热循环注塑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具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的注塑成型工艺,其技术特点是在不影响注塑成型周期的前提下实现高模温注塑成型。在快速热循环注塑中,填充阶段的高模具温度可以有效避免模具型腔中塑料熔体的过早冷凝,彻底消除塑料熔体表面的冷凝层,这将显著提高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增强塑料熔体转印模具型腔形状的能力。因此,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常规注塑成形产品易出现的流痕、喷射痕、熔接痕、浮纤、低光泽等表面缺陷,能够注塑成形具有超高流长比的塑件,精确复制模具型腔的微细结构,有效降低注射压力、注射速率、保压压力和锁模力,减小塑件的内应力。由于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形的塑件具有极高的外观质量,无需打磨、喷涂、罩光等后续加工,所以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高品质外观塑件的生产流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小能源消耗,并避免打磨、喷涂、罩光等工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车间工作环境和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显然,快速热循环注塑是一种高质量、高精度而又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绿色注塑新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从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模具温度控制系统、模具设计与制造、装备及生产线构建、模具热响应分析、模具加热/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模具疲劳寿命分析与优化、工艺优化设计、成型机理等方面对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原理和模具温度控制原理,提出了蒸汽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通过对快速热循环注塑周期的深入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研发了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触摸屏技术的蒸汽加热和电加热动态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研制了大型液晶电视机面板用蒸汽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基于热响应分析和试验对模具的热循环效率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具有三维复杂形状塑件的蒸汽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结构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结构。利用自主研制的动态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和注塑模具,构建了蒸汽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生产线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生产线,实现了液晶电视机面板的高光无熔痕注塑生产,彻底消除了打磨、喷涂、罩光等二次加工工序。对快速热循环注塑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制了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动态模具温度控制系统和注塑模具,实现了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分别研究了蒸汽加热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过程的传热规律,推导建立了两种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热平衡方程,分析了模具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快模具热循环的有效措施和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原则。构建了蒸汽加热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的热响应分析模型,研究了两种加热方式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型腔表面的热响应规律,分析了模具隔热层、模具材料对模具型腔表面热响应效率和温度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对比讨论了两种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加热效率、冷却效率和能量消耗,给出了两种加热方式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浮动型腔式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结构,有效减小了注塑循环过程中需要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的型腔板的热容量,显著提高了模具型腔表面的热响应效率。基于浮动型腔式模具结构,设计了大型液晶电视机面板的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解决了与模具设计、加工和装配有关的关键技术。基于传热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分析了加热/冷却介质类型、加热/冷却介质温度、加热冷却管道布局、模具材料以及塑件厚度对蒸汽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热循环效率和温度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响应曲面法,结合试验设计和热-结构耦合分析,研究了加热冷却管道布局和电加热元件布局对模具型腔表面的热响应效率、温度分布均匀性和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模具加热时间、型腔表面最高温度和型腔板承受的最大等效应力的响应曲面模型,通过变异数分析和随机试验,验证了响应曲面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加热效率优先、温度均匀性优先和疲劳寿命优先三种优化设计策略,基于建立的响应曲面模型分别构建了带有约束的优化函数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优化设计程序对目标优化函数模型进行了非线性优化,获得了加热冷却管道和电加热元件的优化布局和尺寸,并模拟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通过优化设计可有效提高模具的热响应效率、改善型腔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减小模具承受的最大等效热应力。基于响应曲面法和开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程序,分别实现了液晶电视机面板蒸汽加热和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型腔板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对提高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成品率、生产效率和模具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蒸汽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为例,通过三维有限元传热分析和热-结构分析,研究得到了模具加热过程中型腔板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试验验证了传热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基于应力分析结果,对型腔板进行了疲劳模拟分析,实现了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疲劳寿命的预测和评估,并分析讨论了模拟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结合热-结构分析结果和注塑模具的实际疲劳失效形式,揭示了模具的疲劳破坏机制。研究了模具型腔表面温度、锁模力、型腔板固定方式、模具加热系统等对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为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和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研究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模拟技术,通过对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和常规注塑工艺的注塑模拟,对比分析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对熔体填充能力、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缩痕、冷却时间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针对基于单侧模具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技术的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存在的塑件翘曲变形问题,分析揭示了塑件翘曲变形的机理,研究了保压控制和模具冷却控制对塑件翘曲变形和缩痕深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优化的保压控制和模具冷却策略,实现了保压参数和模具冷却参数的优化设计。基于优化的保压控制和模具冷却控制策略,进一步研究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注射速率、熔体温度、型芯侧模具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塑件翘曲变形和缩痕深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可用于塑件翘曲变形和缩痕深度预测的数学模型,以减小塑件的翘曲变形和缩痕深度为目标,构建了有约束的优化函数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优化设计程序,实现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优化设计。实际生产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的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有效减小了塑件的翘曲变形和减轻了塑件的表面缩痕,从而显著简化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调试过程,有效提高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成品率。研制了可生产有/无熔接痕标准拉伸试样、冲击试样和热变形试样的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对模具的加热系统和流道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模温控制系统,构建了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试验线。开发了基于薄膜热电偶、数据记录仪和计算机的模具型腔表面温度测量和采集系统,试验研究了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型腔表面的温度响应规律。通过试验设计,定量分析了模具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对热循环过程中型腔表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技术拟合建立了可用于模具型腔表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对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建立了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的热响应分析模型,对热循环过程中模具型腔板的热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模具型腔板的温度分布规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分析讨论了电加热元件功率密度对模具加热效率的影响和冷却水温度对模具冷却效率的影响。通过全析因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的注射压力、注射速率和模具型腔表面温度对熔体填充能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构建的电加热快速热循环注塑试验系统,系统研究了高光塑料、结晶型塑料、无定形塑料、纳米颗粒增强塑料和纤维增强塑料的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探明了填充阶段模具型腔表面温度对各种材料塑件表面光泽度、表面粗糙度、熔接痕、形貌结构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低型腔表面温度下混合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塑件表面粗糙的机理、高型腔表面温度下增强塑料塑件表面浮纤或悬浮颗粒消失的机制以及玻纤增强塑件表面驼峰型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系统研究了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填充阶段的模具型腔表面温度对各种塑料有/无熔接痕塑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法律借助于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而降临尘世。司法机关是司法制度中具有能动作用的构成要素,在司法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识各国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本文对低碳经济与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进行了探讨。磁性材料是典型的节能环保产品所需要的基础功能材料,无论在新能源产业、工业节能与减污减排环保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国
目的:观察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胸科术后止痛的效果,探讨胸科手术后镇痛方式。方法:对使用自控镇痛泵的151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采用WHO疼痛分级标准,评定镇痛效果,对病人进行抗
国家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现已基本完成,但相当范围内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在自然灾害多发区、地方病高发区等自然、社会系统脆弱的地区,有些已脱贫的人群又将走向贫困,造成严重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资产评估作为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的智力密集型中介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评估业的发
本文从个体文化人与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这个角度出发,对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力图揭示湖湘文化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初期脱颖而出并且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缘由
近年来,随着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血瘀证与病相结合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症状和微观指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铁企业的节水减排迫在眉睫。近些年来,随着能源供应的紧张,油价、煤价大幅度的上涨,耗能行业步入产业结构调整期,成本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大
词乃赵宋王朝“一代之文学”。宋代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因南北宋之际的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而自然形成两个段落,作为小道末技的词,受时代风云社会思潮的影响,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