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斑核在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片类药物一直是临床镇痛的主力军,但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与镇痛作用完全相悖的痛觉过敏现象(OIH)。临床用药中已有作用于蓝斑核(LC)的药物可用于预防OIH的形成,但是LC在OIH的形成和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所以本文旨在揭示LC在OIH中的调控作用。
  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OIH大鼠的 LC进行神经网络解析和对LC—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在OIH大鼠中的变化进行探究,来进行LC在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方法:通过立体定位染色和脑片的免疫组化实验确定LC的位置,使用体重100~150 g的SD大鼠,进行立体定位,得到LC的立体定位坐标。使用剂量为240μg/kg的芬太尼经大鼠颈部皮下注射制备OIH大鼠模型,分别用Von Frey丝和热痛刺激检测系统测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通过反复芬太尼造模给药维持大鼠痛觉过敏。通过伪狂犬病毒(PRV)侵染OIH大鼠LC的相关神经网络,并观察LC与杏仁核之间的网络连接。采用NE与芬太尼联合皮下注射给药,观察 LC中多巴胺羟化酶(DβH)的变化,捣毁双侧杏仁核后再给药,观察痛阈值变化以及LC中DβH的变化。
  结果:(1)OIH造模结果:两次芬太尼皮下注射给药后在实验第6小时至第6天,芬太尼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动物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都明显降低,并且可稳定维持4~6天。(2)PRV标记OIH大鼠神经环路实验。LC立体定位实验结果为100~150 g大鼠的LC坐标为X:1.1~1.2, Y:-9.8~-10.4,Z:-6.8。在LC注射0.5μl PRV后第四天出现明显的病毒侵染症状,组织切片观察可见病毒逆行感染至小脑、皮层、下丘脑、脑干、脊髓背角(DH)和背根神经节(DRG),在杏仁核注射PRV后,病毒逆行感染至LC、海马、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DH和DRG。(3)鞘内注射NE对OIH大鼠都有镇痛作用。NE联合芬太尼皮下给药组与芬太尼组相比,NE联合芬太尼给药组痛阈显著增高。在LC中的DβH浓度为:对照组83.28±6.457 U,芬太尼组41.14±3.202 U,NE联合芬太尼给药组78.68±12.250 U,与对照组相比,芬太尼组的LC中DβH浓度显著降低,与芬太尼组相比,NE+芬太尼组LC中DβH浓度显著增加,杏仁中的DβH浓度没有显著差异。(4)杏仁核损伤后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现象几乎被反转,但是不影响LC中DβH浓度的变化。
  结论:(1)芬太尼颈部皮下注射可以诱导大鼠产生痛觉过敏,且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反复给药来维持。在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大鼠的神经系统可能有一条DRG—DH—LC—杏仁核的传导通路参与OIH的调控,并提示在OIH的调节中,LC和杏仁核之间可能有关联作用。(2)颈部皮下注射NE会拮抗OIH的产生,其可能机制是NE激活LC为靶点的NE能系统,LC-NE能系统对OIH有调控作用。LC-NE能系统不受杏仁核调控,但是LC是否调控杏仁核中的其他神经递质还有待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脑-机接口系统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解码,把解码后的信号当做使用者意图的控制信号,然后输出命令用来控制外部系统。脑-机接口是大脑直接与外界通信的桥梁,实现了人类意念控制外界的设想。这项技术可以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例如改善严重运动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  在“模拟阅读”脑-机接口系统中,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是脑电信号解码的关键环节,如何更有效地找到脑电信号解码的方法,是提高脑-机接口系统在线识别精度
学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疼痛一直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但是当身体发生疾病或者处于危险境况的时候,它却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危险信号。一直以来,疼痛的感知和传递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临床上,阿片类药物常被作为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剂,其镇痛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停药数小时以后往往会出现一个与其镇痛效果相矛盾的现象,镇痛效应转变为痛敏效应。研究者把这个现象称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
学位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国家民生工程,自实施以来一直作为国家的大力推行的举措,通过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医疗普惠力度。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政府的巨大投入,旨在解决医疗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信息割裂、信息孤岛等情况的发生,形成信息共享,杜绝卫生资源的浪费。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档案建设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解决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与居民健康的登记、疾
大脑是生物的高级神经中枢,在调控生物生命活动中扮演者“指挥官”的角色。想要对大脑下达的命令进行准确传达与执行,离不开大脑中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细胞之间通过突触之间分泌的神经递质来传递各种信息,神经递质包裹在突触前膜的囊泡中,通过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从突触前膜中分泌释放出来。囊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过程经多种蛋白共同调解完成,Co mplexin(Cpx)蛋白就是参与调节该过程的蛋白之一。
学位
脑-机接口是一种利用脑电信号控制外部环境的系统。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脑-机接口已经不只限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如今脑-机接口技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本文旨在研究移动性好、功耗低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系统,实现对脑电信号的实时采集,信号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模式识别等。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模块进行研究和设计:1.视觉刺激模块。本系统是以“模拟阅读”为实
随着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已经成为医师诊断病患的一项重要工具,而细胞自动识别是计算机辅助病理图像分析算法的关键步骤,为很多后续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提供基础。  诺丁汉组织学评分系统与组织病理学图像中乳腺癌细胞的形状和外观高度相关。由于乳腺细胞的类型、疾病恶性程度和生存周期等因素,外观会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单体细胞的大小、形状、外观和质地的不同会给人工手动识别带来很大麻烦。另一
DNA合成仪是指一种采用固相合成法来实现 DNA合成过程自动化、标准化的仪器。DNA合成在优化密码子用于异源表达、构建异源代谢途径、合成人工基因组以及医疗诊断、药物研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将合成 DNA所采用的固相亚磷酸酰胺法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96通道寡核苷酸长链的多通道DNA合成仪。该 DNA合成仪主控芯片选自 ST系列微控制器,主控会实时接收和处理来自上位机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