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演变对河口侧湾人工岛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chuan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黄河口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浅海油气区,即胜利垦东油区。为了变海油为陆采,1996年人工改道使黄河北流,开始实施填海造陆工程,同时在浅海油区修建大量人工岛等采油工程。因此,本文在实测资料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黄河口近岸冲淤演化及浅地层结构特征,进而对黄河口侧弯大型人工岛工程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与研究。在Landsat卫星遥感MSS754、TM432假彩色合成影像上主要提取了多个不同时期清水沟流路清8断面以下的主河道和新老黄河口区岸线(低潮线),结合水文数据等资料,研究了1996年以来黄河口区河道的演变过程、岸线变化及近岸淤蚀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大范围的改道迁移已经完全进入人控时代,河道直接进入单一、顺直阶段,行水年限也有所增长,但人工河道下游呈自然状态下的河道段依然在小范围内频繁摆动,15年来改道2次(分3个阶段);新黄河口区岸线1996-2005年快速向外海延伸扩张,2005-2007年均向陆蚀退,2008-2011年沙嘴两侧扩张速率加快而向前延伸变缓及后期逐渐演变为向内陆退缩,而老黄河口区岸线整体呈持续侵蚀后退状态,至2011年沙嘴顶端处岸线最大蚀退距离约7.19km;以大型人工岛工程为界线,整个区域表现出南冲北淤的冲淤格局。结合历史资料,主要研究了老黄河口、新黄河口及河口侧湾三个不同区域1855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历程和浅地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老黄河口区从底往上依次主要为浅海沉积、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远端坝沉积、河口沙坝沉积;(2)新黄河口区域从底往上依次主要为浅海沉积、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远端坝沉积、三角洲侧缘沉积、河口沙坝沉积及河流沉积;(3)河口侧湾区域从底往上依次主要为浅海沉积、前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远端坝沉积、三角洲侧缘沉积。因此,新老黄河口区呈上粗且重、下细且轻的逆粒序结构,而河口侧湾区域整体以细颗粒沉积为主,均易发育软弱层。通过对钻孔、浅剖资料的处理及重点分析含水率、液性指数及压缩系数等几个重要工程参数在0-40m地层段内的垂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人工岛区域浅地层主要的物质组分为粉质粘土,尤其在1855年以来所形成的地层中颗粒较细,含水率、液性指数及压缩系数均高于下部地层,另外在上部地层中发现了含水率、液性指数及压缩系数相对上下土层均异常高的软弱层。根据土体工程力学强度性质把该区0-40m地层段分为6层,工程适宜性均一般或差,大部分为差。通过对黄河口冲淤演化及浅地层结构的分析研究,结合河口侧湾人工岛工程,分析了海湾区工程环境的变化和黄河口区地层沉降状况,进而探讨了河口侧湾人工岛工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新黄河口沙嘴岸线向两侧扩张,沙嘴顶部被NE向浪侵蚀削平并表现出侵蚀后退现象,而老黄河口沙嘴继续被侵蚀缩小,致使人工岛不断被暴露于外海,受到较强海洋动力的作用,人工岛稳定性受到威胁;另外,人工岛北侧区域地层沉降相对较快,而南侧区域沉降较慢,将导致海湾工程区产生差异沉降等灾害现象,对大型人工岛工程的地基稳定性造成一定威胁。
其他文献
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在生物降解性、生物亲和性、耐水性、原料的可再生性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聚脂肪酸是一种油脂化工产品,以其为原料合成的高
我国传统犯罪论体系存在一些不足,但症结性问题不是体系中的递进性不足或逻辑混乱,而是在评价时重实质概念,轻形式概念;重事实判断,轻规范评价;重视犯罪的静态要素,忽视行为
详细介绍了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较为成熟的4种工艺,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些成功应用,同时对我国发展颗粒增强铝基
分析了HiPAP100高精度声学定位系统及其水下定位原理,阐述了影响水声传播的因素及HiPAP100的解决办法,介绍了水下定位系统在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底摄像测站作业中的应用,
<正>早期研究发现牙齿颈部多见一种缺损性疾病,常伴发牙龈褪缩及牙根暴露,缺损形态多呈楔状,故称为楔状缺损。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表明这种缺损是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而且形
从权益资本报酬率出发,分解出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5个因素,这些因素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业绩和融资决策水平。利用连环替代法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权益资本报酬率变化的影响方
概述了解释磁流变液链化机理的3种理论即磁畴理论、相变理论和偶极矩理论,以及链化机理的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同时介绍了3种描述磁流变液行为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即宏观本构描
针对新北油田强反射是否为有效储层的问题,在基于新北油田河流相储层具备开展叠前地震属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叠前道集数据进行了精细的速度分析、保幅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能量
近年来由于社会快速发展,饮食结构变化导致患消化道系统疾病增长率加快,传统机械式内窥镜检查在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痛楚的同时还存在检查创伤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研制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