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私营企业局研究(1949-1952)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私营工商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对于发展繁荣经济、保障战争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私营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党确立了保护私营工商业的政策,逐渐确立并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并在建国后发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立了保护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同时,在各地具体执行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分打击私营工商业、急于消灭私营工商业的“左”的错误,以及过于依赖私营工商业、不敢同私营工商业开展必要斗争的右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为加强对私营工商业的领导,更好地发展私营工商业,党建立了工商局。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接管城市工商局的建立,为建国后中央一级私营工商业管理机构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积累了工作经验。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下设中央私营企业局、中央外资企业局,开展私营工商业、外资企业相关工作。中央外资企业局作为单独建制的单位,存在的时间并不长,1950年3月,中央外资企业局与中央私营企业局合署办公,中央私营企业局设立了外资企业处。中央私营企业局成立后,开展了促进私营工商业恢复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宣传阐释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对私营工商业普遍实行工商业登记,全面掌握私营工商业发展动态,以及私营工商业者思想动态;为改变建国初经济落后的局面,中央私营企业局积极做好发展私营工商业的除旧布新工作,全面清理、接管官僚资本、敌伪产业,开展私营企业重估财产调整资本工作,并为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增强私营工商业投资的积极性,拟定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施行办法等。同时,中央私营企业局还从筹建全国及各级工商业联合会、开展商标注册监管、外资企业注册监管等方面,做好保护、促进私营工商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建国初期,在国家财经统一后,由于市场物价稳定,由恶性通货膨胀形成的虚假购买力消失,出现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私营工商业发展较为困难。针对此,党和国家确定了调整工商业的方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中央私营企业局及时掌握对于私营工商业管理机构、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具体组织召开了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确立了开展加工订货、扩大城乡物资交流等一系列调整工商业的政策措施。加工订货工作以中央私营企业局、各地工商局为牵头部门开展,在加工订货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经济合同监管职能,也自然主要由其承担。在此过程中,为更好地开展工商业调整工作,加强中央私营企业局同各地工商局的工作联系,1950年7月15日,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名义署名发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调整公私关系加强私企局工作决定》。中央私营企业局开展的调整工商业相关工作,为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展加工订货的过程,同时是政府财政工作部门、国营经济将私营工商业纳入计划生产,对私营工商业开展改造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经济形势不好时,私营工商业会要求国家加大加工订货的力度,经济形势好时,私营工商业就会以各种形式抵抗国家的加工订货。到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私营工商业更是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极大危害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面对这种情况,中央指示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进一步加大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力度,使私营工商业更好地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按照国家经济计划,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同时,“三反”“五反”运动,使私营工商业再一次出现了发展困难、歇业大量增加、城乡物资交流不畅等情况。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开展了第二次工商业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中央私营企业局及各地工商局重点开展了进一步规范加工订货、进一步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改造、进一步扩大城乡物资交流等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相关工作。1952年11月,中央私营企业局改名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从隶属于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改为直接隶属于政务院。中央私营企业局的建立,是建国初经济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中央私营企业局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样是为加强对私营工商业管理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从中央私营企业局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是私营工商业管理机构力量增强的过程,同时是同地方工商局联系不断加强,建立更完备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增强改造私营工商业工作力度的过程,这些都为后来开展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核电安全日益受到关注,非能动系统作为第三代核电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采用FLUENT流体体积分数(volume of fraction,VOF)模型和k-ε湍流模型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assiv
根据2003—2005年开展的“福建省人工鱼礁建设区划研究”的调查研究资料,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福建沿岸海域4种鱼礁类型礁区布局的范围、重点和设置方法等。结果表明:“海珍品增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做好党支部工作,十分重要的就是看其能否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指示,而不能只当“收
唐代以来内丹学以中医阴阳理论中关于阳气的论述为基础,运用其生命观并结合内炼实践构建出初生婴儿成长经三年或五千日而得"纯阳"的论断。唐末宋初,初生婴儿经三年而得纯阳的观
语用知识是与话语表达和理解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策略知识,较稳定而隐含;语用行为是交际者在具体场合中传达和理解言下之意的实际表现,受诸多即时因素的影响。外语学习者的
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泡沫金属的发展情况、研究现状与应用状况,从而为我国生产新型多功能材料提供可靠的工艺与理论参考依据.
在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不同行业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优势作用,随着群众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的提升,群众对于绿色环保问题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深化,这
【关键词】物理教学 德育渗透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即让每一位学生在思想道德、知识经验、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中学物理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还应包括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把德育因素渗透到物理教学内容中。  一、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前提  1.师品,德高为师。教师必须具有
强化理论与奖惩艺术顾玉麟现代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Fredeick·Skinner)。他通过试验得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使会产生作用于环境的活动,若活动的结果使他的需要得到满足
强化现象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强化理论只有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