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法国在华耶稣会士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考察——《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18世纪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其媒介主要是入华耶稣会士,其中尤以法国在华耶稣会士著作最丰,影响最广。通过与法国皇家科学院的密切联系,他们以近千封书信和大量著作向法国介绍了中国的传统科学文化,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他们的书信结集出版,形成史上巨著《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影响甚大。然而,目前国内外对该书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宗教、哲学、艺术方向,对书中科学技术内容的研究较少。 本文整理、分析了该书简中所介绍的中国科技知识,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和个案研究,系统介绍了17-18世纪法国在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考察情况,并将他们的科学考察活动置于当时法国整个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下,进一步揭示出那个时期法国人的中国科学观的转换过程,转换原因及我们对此的深层认识等。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17-18世纪法国在华耶稣会士与中法科技交流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分别从来华概况、作用、高潮期及重要作品几方面展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的作者杜赫德,及该书的内容、价值、影响等。第三部分,通过图表统计法对《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所载科技活动进行宏观分析,分别从区域、时间、学科、人物四个维度着手。区域维度侧重分析各个区域科学考察活动的特点和成因;时间维度侧重分析各个时期科学考察活动的特点及成因;学科维度侧重分析法国在华耶稣会士们的活动对不同学科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人物维度侧重分析法国在华耶稣会士们的具体活动与贡献。第四部分,通过个案分析法对《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所载科技知识进行微观分析,分为陶瓷制造技术、植物学、中医学以及其他重要知识四个方面。这部分将侧重于书中对各个案具体知识的介绍分析。第五部分,介绍17-18世纪法国人的中国科学观的转变过程,并分析转变原因,最后提出本人对法国人中国科学观发生转变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与潺谖流淌、宛转萦回的书法线条不同,印章是动态中的参照;与水天一色、浑然相融的水墨绘画不同,印章是灰暗黑白中的鲜亮;与千变万化、一龙一蛇的立意创作不同,印章是动幻无
期刊
配电网故障中约80%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为提高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出故障线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系统中故障点到测量点的距离。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路分支多,结构复杂,故障信号微弱,导致不能准确的实现故障选线和精确的找到故障点的位置。尽管国内外在输电网络上,测距装置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成熟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如果直接用到配电网线路上,忽略配电网络的一些基
我常常思考,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与日俱增的各式古物藏品后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秘不示人,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成为声名远播
期刊
在我国,3-66kV的电力系统大多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其优点是当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流很小,不形成短路回路,对电力设备、通信和人身危害小,并且电网线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不
学位
对篆刻初学者而言,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一条直线用刻刀总是刻不直.刻出来的线条,要么歪斜,要么毛糙或带豁口.一般情况下,线条刻不直的原因有三:一、缺少最基本的练习.这是最主要
期刊
中国1950年代的科学批判,是中国当代科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当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一重要课题目前仍是
飞速进步的网络、计算机等数字化技术深刻影响了工业生产,自动化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志之一。数字技术在电机测试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该领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电机测试为例子对系统进行说明,同样适用于变压器的测试。首先简要介绍了电机测试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各个可能的改造方案,对最后选定的方案的整体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框架中的每一部分的作用做了简要说明。然后对方案中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需要控制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之一,例如: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制造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反映炉等,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
舵机系统作为高精度的位置伺服系统,主要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等一些特定场合。舵机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负载时变等特征,其准确动力学模型难以建立,而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则
电磁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在油气资源探测、矿产勘查、考古研究、现代城市建设、隧道矿井安全预测以及水文勘查等领域。但目前我国对于高性能电磁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