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光子对相干态的非经典特性及纠缠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可能多的构造出一些新型的态矢量,是研究非经典态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研究它们的量子统计性质,从而有可能发现新的非经典效应,并有可能找到各种非经典效应之间的联系。因此,从理论上构造出一些新的态矢量并研究它们的量子统计性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量子力学叠加原理是量子态呈现各种非经典效应的根源,因此人们构造出了许多拥有显著非经典效应的量子态,比如两个相干态的对称或反对称叠加态(奇偶相干态)具有压缩和反聚束等非经典效应。另一种构造新量子态的方法是将一个有关算符作用到相应的量子态上,量子态原则上可以是任意的,一般来说是以真空态或相干态作为初态。比如增、减光子相干态是通过光子产生或湮灭算符连续作用到相干态上而得到。此外,借助于量子算符的本征方程也可以构造新的量子态。比如Glauber相干态被定义为光子湮灭算符a的本征态。  本文首先研究了增光子对相干态的部分非经典性质。当增光子对相干态分别增加不同数量的光子时得到:两个模的平均光子数都随着?的增大而增加,不同的是 a模的平均光子数Na是由同一平均光子数开始增加,而b模的平均光子数Nb则是由不同的平均光子数开始增加。a模亚泊松分布特性随着?的增大而降低,随着q的增大亚泊松分布特性降低的就越慢;b模亚泊松分布特性随着?的增大而降低,但是随着q的增大,亚泊松分布特性却随着增强。增光子对相干态的二阶关联度?2?12g随着?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说明两模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特别的,q=0时?2?12g随着?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是态的关联性始终大于 q>0的情况。增光子对相干态违背Cauchy-Schwarz不等式;T0是?的单调递增函数,表明增光子对相干态两模之间的非经典关联性逐渐降低。  其次分析了增光子对相干态的纠缠特性,发现增光子对相干态两模增加光子数分别取定值时,增光子对相干态的纠缠度是?的单调递增函数,当?取定值时,态的纠缠普遍随着增加光子数的增加而增强。通过研究,在增加光子数一定的情况下,纠缠度曲线呈现凸型,也就是说当两个模之间增加同样数量的光子时,可以获得态的最大纠缠度;其次还保持其中一个模的增光子数一定,纠缠成为了另一个模的增加光子数的增函数;另外,在?较小时纠缠度的增强受增加光子数影响较大。还注意到,增光子对相干态的纠缠能量效率在不增加光子时是最大的,随着增加光子数的逐渐增多,能量效率会逐渐降低,这意味着虽然增光子可以增大对相干态的纠缠度,但是在能量效率方面考虑却是不如纠缠度低的态利用率高。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舰船的可见光散射特性。在实验上测量了船甲板表面涂覆军绿漆薄膜后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发现在所测波段(399.82—757.82nm) 双向反射系数对波长的分布表现为较
Fischer-Tropsch合成(简称F-T合成)是煤和天然气转化制取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通过裂解F-T产物可获得优质的液体燃料。日趋有限的石油资源、天然气采储量迅速增加也使得F-T合成
本文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在Ag(111)表面上金属诱导的4-(4-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Y)分子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经过热退火处理后,Y分子在表面上形成了四种有序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由于分子与衬底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偶极相互作用、氢键以及范德华力三者相互竞争导致了上述四种有序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了不同金属原子诱导自组装结构。引入的
波分复用(WDM)技术是拓展光纤通信网中信息传输容量的关键技术。它以传输容量大、扩容成本低、对高层协议和技术适应性强等独有的技术优势,向人们展示着光网络的巨大潜力和光
本文利用微磁学模拟的方法对感应式薄膜磁头极尖用FeAlN材料磁导率的高频响应和MRAM中一个存储单元的存储性能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对象是介观纳米晶软磁薄膜。因此在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多光子纠缠态的量子纠缠与量子非局域性。第二章介绍量子纠缠和量子非局域性的基本理论,简述了量子纠缠的定义及度量方式;给出了量子非局域性的含义,介绍了EPR
厅堂中声脉冲响应的测量是音质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反射声的时间、空间、能量分布的分析可得到大部分厅堂音质客观参量。然而,在脉冲响应的实际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噪
学位
量子密钥分发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产生和发布密钥,以解决经典密码学在密钥分发方面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缺陷,从而保证密钥在发布过程中的绝对安全,进而实现通信双方所交换信
从霍金辐射发现开始,对黑洞的探讨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黑洞系统不仅可以作为引力系统看待,更可以作为一个热力学系统进行研究。在经典热力学中热力学参数尤其是熵将系统宏观状
齊宣王好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