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语谚语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研究了谚语的形式、谚语的认知理解和谚语体现的文化含义,形式观、认知观和文化观奠定了此文的写作基础。论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对谚语形式、认知和文化展开详细论证,评点结合,综合了集形式语义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用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论述,为更全面的研究谚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从综述谚语采集和谚书编纂出发,对不同时期研究谚语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各种研究谚语观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谚语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运用于词汇学、语义学和词典编撰。   第二章探讨了谚语的形成、发展、特点并对谚语的演变过程补充了新的内容。分析了《齐明要术》《水浒传》作品中的部分谚语,说明谚语能形象地反映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和生活哲理。从这个角度看谚语是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素材之一,研究谚语对更好的了解民俗学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三章通过对谚语形式的分析,总结了谚语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特征、结构特点和语法功能。指出谚语形式是认识谚语的重要依据,了解谚语形式对于更好掌握其表达规律,提高人门的语言水平大有好处,对于在本族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从认知语言学、现代隐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的角度对谚语的意义构建和推理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全面揭示了谚语形成和理解的认知机制。其意义在于说明用新的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谚语,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更有助于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谚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就此而言这项研究成果能体现认知语言学的价值。   第五章以谚语修辞和语言风格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谚语体现的汉文化特色。通过分析谚语修辞和语言风格及其反映的汉民族的文化特点,指出研究学习谚语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谚语词的学习和理解上,还有利于人们更进一步了解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因此这项研究丰富了文化语言学的成果。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信息设计1、信息设计发展历史1)萌芽(15000年前)在了解什么是信息设计之前,我们先来探索一下很久以前的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早在上古时期,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录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把品牌概念引入电视栏目领域,就是要在搞好节目制作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包装和市场推介手段,培养竞争力,在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的同时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创建并经营好品牌栏目,
朱穆是东汉时期南阳的一位文学家,生于名门望族,家世衣冠,代习儒术,他本人也学明五经。历官侍御史、冀州刺史,后拜尚书。其代表性作品为《崇厚论》、《绝交论》、《与刘伯宗绝交书
学位
(续上期)rn表6列出了在潮湿和干燥条件下4S摆锤法对本研究项目使用的每一种倾斜平台板的测试结果.根据摆锤法在潮湿条件下测试如下地面材料潜在打滑性的结果,将这些材料分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以《左传》为主要考察对象,讨论先秦汉语中降宾式、升宾式及中动式等几种重要的变价结构,对其句法行为、语义与语用功能及历史演变进行描写和解释。论文共五章。   第一
学位
自1985年研究界提出来“西部文学”概念之后,相关的西部文学研究及其各文学体裁的专题研究渐次展开,“西部散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突出出来的。   自觉地以西部地理
学位
开展了公路隧道下穿倾斜煤层采空区室内相似模型试验,考虑了不同开挖进尺和初期支护参数的影响,通过埋设位移计、土压力盒及电阻应变片,测量了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空区附近地层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进入产业发展的行列,文化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目前人们对城市建设作为文化产业的认识并不充分,城市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缺乏整体性和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