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降水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大的高原,其从热力和动力两方面对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系统及水文循环产生重要作用。青藏高原大部气候严酷,生态脆弱,降水作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多寡不仅决定着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景观,而且深刻影响着本区内人类活动及高亚洲河源区的径流和水资源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地区降水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机理。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的青藏高原地区64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过去400年的由冰芯和湖芯等重建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南北变化差异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整体而言,青藏高原地区1961-2010年夏季的平均降水量为101.51mm,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幅度为0.31mm/10a)。各气象站的平均降水量呈现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递减的分布形势,而各气象站夏季降水变率的分布则显得更为复杂。约56%的气象台站夏季降水量增加(降水增加的区域主要为以德令哈为中心的青海西部地区和以康定为中心的西藏东部地区),而降水减少的气象台站主要位于青海东部地区和西藏西部地区。近50年,伴随青藏高原地区温度的升高趋势,夏季降水变率有增大趋势,并且超过α=0.05置信度的站点主要为降水增加的站点,占到降水增加站点的50%。   对青藏高原地区1961-2010年夏季降水进行旋转正交函数分析(REOF),发现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降水的南北反向变化是其最主要的空间模态。对5条重建的过去400年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降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在百年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降水也存在南北反向变化的空间模态。相关分析表明,北大西洋涛动(NAO)与青藏高原降水南北差异的空间变化模态有着密切联系。在NAO强年份时,高原北部水汽输送通量强度增强,水汽辐散区面积总体减小(即水汽辐合增强),可降水量增加;而此时高原南部水汽输送通量强度减弱,水汽辐散区面积总体增大,可降水量减小。同时,高原切变线位置向北偏移,这一环流形式配置使得高原北部降水异常增多而高原南部降水异常减少。NAO弱年份时上述情况基本相反。   大尺度环流场的分析表明,北大西洋涛动通过影响西风带的强弱,从而影响到下游青藏高原地区西风带与季风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水汽输送。NAO强年份时,青藏高原气候上游地区500hPa位势高度距平出现的-、+、-、+的波列结构是联系北大西洋与青藏高原的纽带,它将北大西洋的扰动能量通过这种波列结构传播到青藏高原地区,导致在青藏高原北部西风增强,而高原南部西风减弱,同时西南季风的减弱导致高原南部水汽输送的减弱,东南季风的增强使从太平洋运移到高原北部的水汽增多。正是由于季风区与西风带的相互作用引起青藏高原地区的环流变化而使得高原北部降水增多,而高原南部降水减少。NAO弱年份时上述情况基本相反。
其他文献
全景图由真实场景构建生成,通过基于图像绘制的技术提供360度的观察视角从而给人很强的沉浸感,如同置身于真实场景一般。因其具有构造方便、逼真度高、绘制速度快、数据量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国内飞机退租项目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数情况是根据经验决定飞机退还时间以及退租与否,常常导致航空公司的退租效率低,大量成本浪费。本文对飞机经营租赁活动中退租决策主要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的重要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不合理人为活动影响下,湿地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等因素促使脆弱的
据报刊载,广州市白云区某镇的镇委书记、镇长年终都到当地的有线电视公开述职,向当地的群众自述一年来的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廉洁自律情况,把自己交给群众评议,公开接受群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趋势和驱动力及其生态效应始终是其研究重点。土地利用变化是气候、土壤、水和植被等组成的生物物理因素与
“三讲”教育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这是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三讲”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江泽民在出席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指
微观区位研究的分析对象是城市或城镇内部的街区,区位选择的主体是城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企业、居民个人等由此形成的诸如商业场所、公司场所、休闲场所及文化场所等[1-2]。
风能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的同时,开发如风能、太阳能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