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及非老年人肺栓塞临床特征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deti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由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两组血管有丰富的吻合支,当肺动脉的某一分支栓塞后,肺组织因支气管动脉的侧支供血而不发生异常,栓子较小未能完全堵塞肺动脉分支时也不易发生供血障碍。较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大分支或主干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或心肌梗死而致死亡。在欧美国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血流淤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因此,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手术、肥胖、糖尿病、避孕药或其他原因的凝血机制亢进等,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等症状常与其他心肺疾病混淆。近年来由于对于肺栓塞认识的不断提高,其误诊率和漏诊率有所下降,但由于肺栓塞的发病率、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老年人肺栓塞由于多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造成诊断困难,死亡率高,有报道老年人的肺血栓栓塞症生前诊断仅为三分之一。如能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病死率仅为2%~8%。因此,了解老年人肺栓塞的特点及其与非老年人肺栓塞的异同,临床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老年肺栓塞临床诊治及改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人与非老年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老年人与非老年肺栓塞的异同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l月——2019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确定诊断肺栓塞(诊断标准根据2019年ESC/ERS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采用3项确诊手段:选择性肺动脉造影、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其中一项阳性即可诊断)的患者91例,平均年龄60.57,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19岁。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老年组(≥65岁)42例,年龄73.4士7.47岁;非老年组(<65岁)49例,年龄49.57士11.99岁。收集临床上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D二聚体、肌钙蛋白、BNP、心脏彩超、下肢静脉超声等资料并比较分析。
  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均数4-标准差(均数士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合并基础疾病方面,老年组中的高血压(42.9%)、糖尿病(28.5%)、吸烟(38.1%)患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全部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两组中DVT均为最主要危险因素,老年组阳性19例(45.27%),非老年组阳性26例(53.1%),二者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右心功能评价方面,通过比较两组心脏超声指标RVDd、PG、LVIDd、LVEF发现,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患者间血清肌钙蛋白及BNP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肺栓塞的右心功能损伤情况无显著差异。通过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不同程度的危险分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入PE患者危险因素,基础疾病多,诊断后通过比较右心功能情况及危险分层均无显著差异。对于老年患者,需提高诊断意识,结合症状,实验室及影响学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肺栓塞的漏诊、误诊情况,降低死亡率。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磁共振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weighted MRI,APTw MRI)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分子成像技术,该成像技术基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和磁化转移(magnetization transfer,MT)等理论知识,可以无创地探测组织中内源性的可移动多肽和蛋白质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