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球场观众行为他律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_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场观众不良行为治理是我国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从乱扔垃圾到观众暴力事件,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一直充斥着球场,呈现出普遍化与多样化的趋势。观众不良行为屡禁不止,不仅阻碍了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出球场观众不良行为的有效治理策略对维护我国赛场环境及进一步促进赛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观众行为的约束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律是不够的,增强他律可以有效弥补自律本身的局限性。鉴于此,本研究以球场观众行为治理为出发点,提出有效他律策略为最终目的,对我国球场观众行为他律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探讨,以期丰富球场观众研究,并为我国球场观众治理的实践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研究采用访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现有的球场观众行为他律方式展开分析,首先,确定目前三种核心的球场观众行为他律方式,即法律规制、球场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其次,从他律的实施现状、权责范围或适用情形、主要内容、存在的现实困境等方面分别对三种他律方式进行深度分析;最后,整合前面三个研究的结果,以社会生态学理论、协同治理理念以及三角模型为理论指导,提出球场观众行为他律多元协同的思想与实践路径。研究结论如下:(1)球场观众行为他律是在球场环境中,使用主体自身以外的力量对球场观众行为进行的规范和约束,分为显型他律与隐型他律。显型他律主要包括法律规制、球场行为规范;隐型他律以道德约束为主,包括社会公德、伦理道德、良好习俗以及社会舆论等。其中,法律规制的约束力最强,可以保证治理的力度和有效性。球场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居中,可在法律制度无法细化的地方作为及时补充。道德的约束力相对较弱,一般通过自身以外的道德压力下使行为人产生的羞耻感或罪恶感等形式,间接地进行他律。随着球场观众行为与规范偏离程度的递增,他律措施的选择逐步从最轻的道德约束过渡到强制性的法律规制,对观众行为的管控力也逐级增强。(2)我国在球场观众行为的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困境包括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司法介入程序不明确、执法监督机制缺位等,未来可以法制为目标,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如加快修订现行法的进度,加强深度,突出治理针对性;明确司法介入边界,确定司法管辖范围,正确处理司法介入程度与观众观赛体验的现实冲突;明确裁量限定与监督机制,保证执法公平公正。(3)球场行为规范是介于法律规范与道德约束之间的行为治理方式,包括场馆内部的《观众入场须知》与整个行业的《纪律准则》两大部分,其现实困境主要在于规范制定、规范宣传以及规范落实三大方面。规范制定方面的问题包括内容泛化、规范力度不足;宣传方面的问题包括规范内容宣传不到位、宣传形式单一;落实方面的问题包括由专业治理和监督体系的缺失导致的形式大于实质等。未来在相关实践方面可以做出如下改进:首先,增加惩处规定,实行正向鼓励机制;取消“代罚”制度,合理划分事后责任。其次,提高对球场观众行为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对规范进行宣传,利用球星效应与球迷领袖的作用,丰富球场观众行为规范的宣传方式。最后,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储备,优化管理人员的配置,加大规范实施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球场观众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明确各方职权,保证规范有效落实。(4)相比于法律与球场内部的行为规范,道德约束缺乏强制性,其实际效力主要依赖于观众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但个体的道德水平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体水平上的家庭教育程度、个体社会化程度以及自我要求程度等,以及环境中去个性化的道德减弱效应与观众认同的道德增强效应等。未来在道德约束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形式提升观众自身的道德水平,营造遵规守矩的道德氛围,突出道德在观众行为治理中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夯实球场道德与公共文化建设,加强球场内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引导,革新球场道德治理模式,推动道德数字化治理等。(5)多元协同治理可以作为球场观众行为他律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应当以法律规制为底线,建立球场观众行为他律的保障体系;以行为规范为抓手,健全球场观众行为他律的核心内容;以道德约束为目标,引导球场观众行为他律向自律的逐步过渡,实现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多主体之间的协同他律。在实践路径方面,首先,应全面落实球场“禁令”措施,加快专业立法进程,其次,应完善球场管理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主体参与治理;最后,应积极培育观众的荣耻心,加快赛场道德与看台文化建设。
其他文献
大庆外围油田大部分井区已处于开采后期,采出液气油比较低,含水率处于中高含水率范围内,在其集输半径范围内,压力波动很小,一般高于饱和压力,致使轻组分基本溶解在原油中,管输时主要以饱和溶气原油的形态存在。以往在集输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将脱气原油的流动特性作为集输管路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未考虑管道实际运行过程中溶气对原油相应性质的影响规律,给原油生产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高压管
学位
随着油田进入采油中后期,老油田机采系统高效运行调控受制因素越来越复杂,目前,大庆油田中区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布在18%-30%之间,系统效率分布差别较大,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而传统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多以单井为研究对象,无法从整个区块出发考虑油水井间、区块开发制度、开采措施等关联因素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影响,导致难于从根本上解决油田采油中后期抽油机井低效运行的难题。随着数字化油田的发展,油田现场每天产生
学位
本文利用解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石油工程领域中有代表性的五类非线性模型的行波模式。其中包括描述深海波动的非线性薛定谔模型和浅水Kd V6模型,描述等离子体波动的分数幂ZK模型及相关模型,描述海洋石油污染物扩散的变系数非线性反应扩散模型,描述微极非牛顿流体波动的耦合非线性模型。利用多项式完全判别系统这一强有力的数学工具,并提出新的试探方程法和标度变换法,完整地解决了上述五个典型模型的行波模式的构造和分类
学位
随着5G通讯设备、现代电子器件、换热器等向小型化、高集成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积热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因具有导热、质轻、耐腐蚀等特性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低填料量很难实现高热导率、填料与基体间界面相容性差问题限制了热导率的提高。另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冰模板法等方法预先构建三维填料网络,然后嵌入聚合物。制备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热导率,但复合材料中三维网
学位
普通稠油在世界石油资源中占比较大,中国海上普通稠油尤其丰富,但其粘度较高,渗流阻力大,水驱开发易产生指进现象,导致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发展了聚合物驱普通稠油的冷采技术,能够显著改善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但对普通稠油微观驱替流动特征研究并不广泛。本研究基于核磁共振、激光共聚焦、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等,明确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剩余油动用机制,描述粘弹性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微观渗流
学位
水力旋流器由于其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操作维护方便,分离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选矿、医学等诸多领域中非均相介质的分离。对于待分离混合液中的微细离散相(颗粒或液滴),采用常规旋流器时分离效率较低。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人员针对该问题开始通过减小常规旋流器尺寸,设计出微旋流器(主直径小于35 mm)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相同入口速度条件下的液流在微旋流
学位
精准医学的发展为肿瘤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其中光学诊疗模式因其非侵入、高效可控的优势,为肿瘤的原位诊疗一体化提供了可行的手段。而优异的光学性质,使得功能纳米材料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介入治疗和预后监控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探究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界面调控方法,基于生命必需元素,构建了面向肿瘤光学检测、成像和治疗的功能无机纳米材料。构建高分子包覆的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可以高
学位
松辽盆地北部地区是一个大型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深层发育有广泛的非常规油气储层。随着勘探开发进行,研究发现,松辽盆地深层非常规储层岩性致密,裂缝发育特征复杂且岩石力学差异性显著,需要通过合理的储层改造才能实现油气的高效开发。复杂的地质裂缝特征与高强度的岩石力学性质成为制约着非常规储层开发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储层的裂缝性特征入手,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取芯观察、测井解释等获得了研究区块的
学位
储罐是重要的化石能源储存装备,由罐内储存介质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在意外点火源作用下将会发生燃烧爆炸,由此引发的储罐结构破坏事故时有发生。储罐燃爆形成的爆炸冲击波、辐射热和爆炸碎片不仅仅会造成储罐自身的破坏,还会对临近储罐的安全运行形成威胁,因此,对于储罐内爆引发的罐群响应问题是储罐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罐内可燃气体内爆的两种模式:爆燃与爆轰载荷进行计算,建立储罐在不同载荷形式作用下的塑
学位
原油维温对保障浮顶油罐安全经济运维至关重要。锅炉加热是目前常见的原油储备维温方式,但此方式消耗能源大、排放温室气体多,直接影响原油储备效益。根据原油维温及用能特点,以清洁低碳的太阳能作为原油维温热源,利用高储热密度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平抑能量供求侧动态波动,提出太阳能协同储能原油加热维温技术。然而,发展此技术尚存在各单体内流体流动传热及系统能流输运特性不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