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聚己内酯纳米纤维复合膜抑制瘢痕形成和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参与并调控。既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促进周围神经再生,而对神经再生抑制因素研究较少。神经损伤部位神经周围及神经内瘢痕组织是抑制神经再生的主要因素,瘢痕组织不仅影响神经纤维再生的速度,而且使神经纤维穿过损伤部位的数量减少。通过对神经结构和再生机制深入研究,探索了抑制瘢痕组织形成及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方法。羊膜是一种生物性的半透膜,具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蛋白聚糖及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等成分,羊膜具有抗炎、抗纤维化及促进组织再生的特性。我们采用改良手术切口联合羊膜治疗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发现此手术方案促进了患肢功能恢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羊膜易撕裂、机械强度差,抗挤压能力差,降解速度快等不足。为克服羊膜材料的不足,需要引入其他材料来提高羊膜材料的物理性能。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是一种无毒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皮肤重建、骨组织工程、药物支架、肌腱粘连的预防及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PCL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纤维支架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定向迁移,同时促进雪旺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为此,本课题组制备了一种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用其包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修复部位,评价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抑制神经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再生的效果。本研究发现:改良手术切口联合羊膜治疗中重度CTS,术后6个月,患肢握力和捏力明显提高,波士顿腕管量表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 symptom severity score,BCTQ-SSS)及波士顿腕管量表的功能状态评分(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 functional status score,BCTQ-FSS)明显改善,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且伤口瘢痕疼痛和柱状痛发生率显著减少。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减轻了神经修复部位的巨噬细胞浸润,促进了巨噬细胞向M2巨噬细胞极化,抑制了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表达,促进了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interleukin-13,IL-13)基因表达;抑制了胶原蛋白在神经修复部位的沉积。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缓慢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PCL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结构不断扩散至神经修复部位,促进了雪旺细胞增殖及迁移;增加了轴突穿过修复部位的数量,促进轴突髓鞘化。本课题构建的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提高了羊膜的机械强度,降低了羊膜降解速度,而且保留了羊膜的生物活性物质。采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包裹神经损伤部位,构建神经再生室,为神经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不仅抑制神经瘢痕组织形成,而且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本课题研究结果为促进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技术支持。第一部分改良切口联合羊膜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目的:为减少CTS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促进正中神经功能恢复,采用改良切口切断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冻干羊膜包裹正中神经病变部位,评价此手术方法治疗中重度CTS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64名中重度CTS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切口联合羊膜治疗组(A组)32例和传统切口组(B组)32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估。通过BCTQ-SSS和BCTQ-FS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握力、捏力及柱状痛和伤口瘢痕疼痛发生率,评估改良切口联合羊膜治疗中重度CTS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A组患者BCTQ-S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术后3个月和6个月,A组患者BCTQ-F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A组及B组患者BCTQ-SSS评分和BCTQ-FSS评分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A组的下降趋势更明显。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时间短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A组患者的握力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的捏力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组无柱状痛和伤口瘢痕疼痛,B组伤口瘢痕疼痛和柱状痛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例(6.3%)和3例(9.4%)。结论:采用改良手术切口联合羊膜治疗中重度CTS,此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伤口小,术后握力和捏力明显提高,伤口瘢痕疼痛和柱状痛发生率减少,BCTQ-SSS及BCTQ-FSS评分明显减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第二部分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周围神经修复中巨噬细胞极化和瘢痕形成的影响目的:周围神经修复部位的神经周围及神经内瘢痕组织是影响神经纤维再生的重要因素,不仅限制了再生轴突的生长速度,而且限制了再生轴突的数量;巨噬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题采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包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修复部位,探索其对神经瘢痕形成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新鲜羊膜经冷冻干燥处理制备冻干羊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羊膜两个表面纺织PCL纳米纤维,制备成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n=20)和对照组(n=20)。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A组:行坐骨神经断端外膜缝合,B组:先行坐骨神经断端外膜缝合,然后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包裹坐骨神经修复部位。术后4周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修复部位行组织学观察,RT-PCR检测神经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IL-10及IL-13)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术后4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周围粘连较对照组轻,易于分离,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光滑。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周围粘连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内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内M2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M1巨噬细胞数量(P<0.05),对照组的坐骨神经内M1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M2巨噬细胞数量(P<0.05)。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内胶原染色面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修复部位的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修复部位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IL-13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克服了羊膜质脆,机械强度低及降解速度快等缺点,保存了羊膜的生物特性。采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包裹坐骨神经修复部位,阻止瘢痕组织形成,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第三部分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机制复杂和神经再生速度慢,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本研究采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包裹坐骨神经修复部位,探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n=24)和对照组(n=24)。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模型,A组:行坐骨神经断端外膜缝合,B组:先行坐骨神经断端外膜缝合,然后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包裹坐骨神经修复部位。术后4、8、12和16周,行坐骨神经及腓肠肌组织学观察、坐骨神经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评估、神经电生理检测及腓肠肌湿重比的评估。结果:术后8周、12周和16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SFI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髓鞘化轴突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髓鞘平均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及16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坐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6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DML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6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6周,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的髓鞘化轴突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组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直径和髓鞘平均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羊膜/PCL纳米纤维复合膜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及迁移,促进轴突再生,使更多的神经纤维通过神经修复部位,促进轴突髓鞘化,从而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为促进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人人有责共同建设的价值共同体,也是人人尽责共同治理的行动共同体,还是人人享有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凝练共享合作价值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平台,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动态可持续过程,在社会治理领域需要统筹协同推进社会安全的本体性建构,社会矛盾的共商化解,社会活力和秩序的韧性治理,“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兴边富民的边疆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
当前,我国各学段、各学科都存在着偏重知识而忽视道德教育的问题,因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政治素养和学科素养的潜移默化进行教育,是当前高校化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文章以核心素养下的高校化学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为基点,对化学思政育人路径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力图深入挖掘化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
大脑是认知、情感等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脑内神经元通过化学信号及电信号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动态而复杂的神经信号网络,实现各项神经活动。因此,对于脑神经化学分子的分析与检测有助于揭示神经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而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及治疗手段。随着各学科的融合与发展,已有多种分析技术在不同层次实现神经分子的检测。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高时空分辨等优势,有望在活体层次上精准描述特定神
为及时了解救援井提升舱的环境与相关参数并与井下人员实时沟通交流,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提升救援通讯监测系统。考虑到数据传输环境的特殊性,与厂家研制了特制的通缆式钢丝绳作为信息传输介质。通过结合Active控件中的相关函数、使用TCP/IP协议实现数据传输,编写了包括音视频监控程序和环境参数监测程序在内的LabView程序。经现场试验验证,可实现井上井下的实时语音对讲,井下画面的实时预览、录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文本来自于笔者工作所在地高邮市的著名历史文化景区一—盂城驿景区的导游讲解词。高邮盂城驿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增长的重要一环,旅游景点的宣传对高邮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旅游翻译存在文化负载词较多、古诗词和典故难以解释等问题,可能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导致外国游客对当地城市和景区的介绍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本报告旨在阐述跨文化传播理论如何在翻译本导游
本文建立了茶叶中15种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对提取方法、流动相以及净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耗时短、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回收率为72.1%~109.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0%,能够满足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刀具极易损坏,现有的刀具故障诊断方法,无法对刀具故障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针对现有刀具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分析了SVM、BPNN、ELM、RF等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及特点,研究了常压刀盘盾构机滚刀常见的磨损超限、卡转和偏磨等故障的机理及特征,设计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常压刀盘盾构机滚刀故障诊断模型,对滚刀故障进行分层诊断。选取对于滚刀故障较为敏感的温度、瞬时转速
本文通过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污染物分析技术全面分析该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环节,利用物料衡算等方法确定产污节点的污染物源强,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对污染物进行分类,提出合理的污染防治方案。(1)通过“生产单元-工艺过程-生产装置-排放节点”四个层次划分的方式,对该项目的大气污染排放进行识别,并根据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特征,将项目废气分为工艺含尘废气、工艺有机废气、工艺酸碱废气、废水处理站废气、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是高等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以往的学习内容大多是以室内公共空间为主,区别以往的授课内容,主张将室外公共空间加入到课程中去,这是基于现时代下的社会城市化发展迅速,对于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的训练体系及课程要求有所提高,以便培养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多元性人才。在公共空间设计室外空间中,与城市化紧密结合的城市步行街设计最为贴近人们的生活活动所需要的空间。
<正>引言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自身无起动绕组,且存在永磁制动转矩、干摩擦力矩,导致起动困难。因此,急需发展具有自起动能力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永磁磁滞电机。本文设计一种永磁环+磁滞柱转子结构,基于平面应力模型,推导考虑静态过盈量、离心力以及转子温升梯度影响的转子强度解析解,并在有限元仿真中通过磁-热-固耦合法对解析解进行验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