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影响下排土场边坡渗流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雨特别是台风暴雨是影响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矿山排土场的稳定性的研究与滑坡的防治,是矿山安全生产的综合问题,又关系到环境保护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排土场若失稳不仅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也将使矿山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降雨影响下排土场边坡渗流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与工程实际价值。本文以福建省某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在掌握排土场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废弃物料的颗粒级配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室内排土场边坡物理模型,通过室内降雨模型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研究排土场边坡于堆置过程中在不同降雨雨强与堆置完毕后不同降雨雨型的破坏形式以及降雨过程中坡体的含水率、孔压、破坏形态变化特征。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研与资料收集与分析,获得研究区排土场地形、地貌、废弃土石性质、水文地质等条件,以及研究区排土场边坡采用由低台阶向高台价水平分层覆盖的排放方式。(2)开展了研究区排土场废弃物料粒径组成规律研究,通过室内筛分与现场直接测量得到了 600m平台与580m平台在不同高度测试点的粒径组成特点,随着高度的提升,中间粒径、平均粒径、粗料含量等特征线性减小,且高程越高,颗粒越细。(3)根据研究区域排土场边坡物理力学特点进行概化室内物理模型模拟,以排土场堆置过程形成的台阶为实验对象,根据研究区气象特点,分别从排土场边坡土体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破坏特征三方面进化了降雨条件下排士场渗流稳定分析。结合监测数据及破坏形态可知:排土场堆置初期受自重与汽车运输等工程活动较少,固结程度低,渗透率较大;随着堆置时间的加长,底部台阶的固结程度升高,渗透率变小,稳定性提升,雨水入渗响应时间变长。破坏形态主要分三个阶段:细沟侵蚀阶段,切沟冲蚀阶段、坍塌破坏阶段。(4)不同雨强下不同台阶排土场边坡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对降雨入渗响应时间不同:大雨强降雨入渗响应时间短,小雨强降雨入渗响应时间长;底部台阶响应时间长,顶部台阶响应时间短。基质吸力与含水率的增减集中在同一时间段且速率大致相等。渗入坡体内部的水分会降低吸力,进而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使边坡失稳破坏。(5)由数值模拟所得研究区稳定性可知,多台阶排土边坡在降雨作用下,后期堆置的台阶安全系数变化最大,最可能发生破坏;排土边坡由于自身渗透系数较大的原因而有别于一般土质边坡,在总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短时间高强度降雨对排土边坡的稳定性有更大的影响。多台阶排土场的安全系数比单台阶排土场更具可控性,在空间容量许可时,应充分考虑采纳多台阶堆置。工程中还应根据地形灵活组合压坡脚式与覆盖式两种堆置工艺,合理利用夹持效应、坡脚阻滑等空间效应的作用,促进排土场的稳定堆置。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8日,《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叶志彪教授和张余洋教授课题组合作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a natural variation in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对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体包括厌氧沼气池技术,生物滤池法,人工湿地及综合各个技术单元的一
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作为安全、环保、绿色能源材料得到了电线电缆领域的一致认可。随着建筑行业消防安全领域的日益严谨,电线电缆领域适应领域的开拓与发展,低烟无卤聚烯烃材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局限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学校通过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团
本文介绍了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通过网络课程的设计、建设及使用效果,分析网络课程在中药植物学教学中的作用。中药植物学网络课程由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两大功能版块组
生物个体大小与丰度关系是连接个体水平和种群水平的物种特征或者群落动态的一种基本衔接,而个体平均生物量与密度(M-N)关系是该类关系中研究最多且反映了许多种群特征的一种
水体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镉污染问题更是亟待解决。探寻多元化的水体镉金属治理方法是水体污染修复的重要方向。目前发现利用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仍以传统的地面灌溉为主,由明渠输水的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5%以上,每年由灌溉渠道损失的水量为占我国总用水量的33%。据山西省的估算,全省每年从渠道渗
侨汇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达先生就在《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一书中讨论了南洋华侨汇款与侨乡建设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在林金枝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大学的
目的:观察和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采用抽签法将符合治疗条件的宫外孕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加甲氨蝶呤(MIX)肌内注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