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病毒UL1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标为鸭瘟病毒UL1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根据报道表明它是病毒的必需基因,影响着病毒基因组的剪切和组装。UL15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在鸭瘟病毒感染的真核宿主中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与其类似的蛋白,这说明如果针对这个基因进行干扰从而破坏鸭瘟病毒生长的情况下是不会对宿主产生影响,从而减少损失。因此研究鸭瘟病毒UL15蛋白的相关性质及其确切功能对于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鸭瘟病毒的生长机制及对研制有效的抗鸭瘟病毒药物等具有重大意义。  1.鸭瘟病毒UL1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鸭瘟病毒CHv株的cDNA为模板,对UL15基因进行扩增,从而获得了完整的UL15基因序列,其大小为2220bp。对UL15基因序列进行翻译后获得的氨基酸序列为739aa。将鸭瘟病毒的UL1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另外23株疱疹病毒的UL1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鸭瘟病毒UL15基因与MeHV-1的UL15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再对UL15蛋白进行了信号肽、疏水性、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及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UL15蛋白不具有信号肽,表现为亲水性,不具有跨膜区,在细胞内的定位主要分布于内质网中,通过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推测UL15蛋白可能具有核酸酶的功能。  2.鸭瘟病毒UL15基因转录时相分析。通过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对UL15基因的转录时相进行分析。首先对UL15基因和β-actin基因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通过标准曲线的制作,可以看到UL15基因与β-actin基因的扩增效率相近,可以进行相对定量的检测。通过对UL15基因的转录时相进行检测并分析发现,在24h和36h时UL15基因都没有被明显的检测到,直到感染鸭瘟病毒的48h后才明显的检测到UL15基因的转录,之后UL15基因的转录量逐渐上升,到84h时到达转录高峰,之后开始下降,通过这一结果可以判断鸭瘟病毒UL15基因属于晚期基因。  3.鸭瘟病毒UL15基因exonⅠ序列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以鸭瘟病毒CHv株的DNA为模板对UL15基因的exonⅠ部分进行扩增,并构建了pPAL7-UL15exonⅠ原核表达质粒。将这一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到Rosetta表达菌后,对UL15exonⅠ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发现UL15 exonⅠ蛋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表达。随之对UL15exonⅠ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UL15exonⅠ蛋白在表达条件为37℃,IPTG浓度为0.2mM/L的情况下诱导表达4h时,其表达量为最高。为了验证所表达的蛋白是否是所要表达的蛋白,用免疫印迹的方法对UL15exonⅠ蛋白进行检测。通过结果判断所表达的蛋白是正确的,可以用于下一步实验。之后制备了鼠抗UL15exonⅠ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琼脂扩散实验对其效价进行检测,经测定其效价为1∶8。  4.鸭瘟病毒UL15蛋白细胞内定位分析。利用鼠抗UL15 exonⅠ多克隆抗体对UL15蛋白的定位进行检测。在感染鸭瘟病毒后12h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UL15蛋白呈点状分布于细胞质。在感染24h后,发现其进入到了细胞内,在感染48h后UL15蛋白仍然分布于细胞核内。这说明UL15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之后构建了pEGFP-UL15真核表达质粒将其瞬时转染后观察结果,发现UL15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质内而没有进入细胞核。将这一结果与UL15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相结合后进行分析,说明UL15蛋白在缺乏其它病毒蛋白的情况下,不能够独自进入细胞核,它入核的原因有可能是在其它病毒蛋白的携带下进入的细胞核。  5.鸭瘟病毒UL15蛋白与UL28蛋白及UL33蛋白之间关系分析。为了研究鸭瘟病毒UL15蛋白与UL28蛋白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通过结果发现在感染鸭瘟病毒48h的鸭胚成纤维细胞中UL15蛋白与UL28蛋白均定位在细胞核内,将代表UL15蛋白的红色荧光图片与代表UL28蛋白绿色荧光图片进行叠加后,出现了橙色的荧光,这说明了UL15蛋白与UL28蛋白在细胞内有共定位现象,根据此结果可以推测UL15蛋白与UL28蛋白在功能上可能有某种联系。另外对UL15蛋白与UL33蛋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本章构建的UL33真核表达质粒pDsRed-UL33与第五章所构建的pEGFP-UL15真核表达质粒进行共转染,通过结果发现UL15蛋白在UL33蛋白存在的情况下没有进入细胞核,二者均分布在了细胞质内,说明UL33蛋白不是UL15蛋白进入细胞核的原因。然而根据这一结果可以看到UL15蛋白和UL33蛋白尽管都没有进入细胞核,但是二者在细胞质内的分布是相同的,所以推测二者间有可能具有相互作用。之后用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检测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相互作用。通过构建pBiFC-vc155-UL15和pBiFC-vn173-UL33这两个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共转染后发现有绿色荧光出现,这说明了鸭瘟病毒的UL15蛋白与UL33蛋白之间具有相互作用。  6.RNA干扰检测UL15蛋白对鸭瘟病毒的影响。构建了四个靶向UL15基因的干扰质粒分别是pGPU6-shRNA-599、pGPU6-shRNA-868、pGPU6-shRNA-1181和pGPU6-shRNA-1210。首先对这几个质粒的转染效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些质粒的转染效率基本上可以达到80%左右。之后通过相对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这几个干扰质粒进行筛选,以期筛选到有效的干扰质粒,通过结果可以看到干扰质粒shRNA-1210对UL15基因的干扰效果最好。通过shRNA-1210靶向干扰UL15基因检测了在UL15基因受到抑制时对病毒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靶向UL15基因的干扰可以减少病毒噬斑的产生,并对病毒的生长复制有着明显的影响。  7.鸭瘟病毒UL15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鉴定。本章通过第二章所构建的UL15基因T克隆质粒pMD18-T-UL15将鸭瘟病毒UL15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了UL15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GEX-UL15并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菌中进行表达。发现UL15蛋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的表达。之后对UL15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表达条件为37℃,并且加入0.4mM/L的IPTG后进行过夜诱导表达所获得的UL15蛋白最多。最后对所表达的UL15蛋白用免疫印迹进行验证,确定获得了正确表达的UL15蛋白。
其他文献
本文以适应新军事变革下的军队院校教育为背景,通过对军校学员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研究,对学员学习动机的刺激与鼓励办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军校教员指导学员进行大学英语学
高产奶牛产后泌乳早期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奶牛机体内的体脂被大量动员,通过脂肪酸的氧化供能,来应答泌乳早期能量摄入的不足。肝脏是脂肪酸代谢的中心器官,大量动员的
该研究以体外培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CCMEC)为试验模型,研究培养基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对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合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Arg影响酪蛋白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关女性理论的研究成为热点,女性就业平等问题也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女性就业平等理论的研究现状,分
正如去年所报导的(采矿杂志1983年11月,P378),印度最大的硅线石难选矿物资源是印度斯坦铜公司存比哈尔邦辛格布姆地区经营的拉普索布鲁蓝晶石矿山。到目前为止,所用的块状蓝
本文简要分析了校园文化对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意义,从三个不同角度指出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教风、学风的重要作用,最后从硬件设施、文化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
由于受传统人才观、高职教育质量差以及高职生自我认同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发展现状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之间出现了偏差,培养目标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为保障高职生培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而《外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工学结
本文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为着力点,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进行阐述与剖析。通过对公允价值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予以解释,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影响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今天的师范美术教育,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教育以它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