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巨胚突变体“上师大5号”巨胚表型相关基因筛选及代谢组学的初步探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v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胚稻比普通糙米的胚大2-3倍,其多种营养成分比普通糙米高,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发现,巨胚突变体的胚细胞变大,胚乳细胞凋亡。巨胚基因(GE)控制水稻种子胚和胚乳的大小比例,缺失功能的巨胚基因(GE)表现变大的胚。巨胚基因翻译的蛋白包含一个血红素结合位点,被命名为CYP78A13。
  本研究首先明确巨胚突变体“上师大5号”的巨胚基因序列,并且分别与“韩国巨胚稻”和“日本巨胚稻”的巨胚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上师大5号”的巨胚基因在+125bp处由“G”突变成“A”,氨基酸序列由色氨酸突变成了终止密码子。“韩国巨胚稻”的巨胚基因也是单碱基的突变,氨基酸序列表现为氨基酸的替换。“日本巨胚稻”的巨胚基因有3处单碱基突变。“上师大5号”的巨胚基因不同于“日本巨胚稻”、“韩国巨胚稻”和之前已报道的其他巨胚突变体。“上师大5号”巨胚基因+125bp处的突变,使得突变位点与下游核苷酸序列由原先的“GGCT”变为“AGCT”,成为AluⅠ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据此建立了检测“上师大5号”巨胚基因的CAPS(AluⅠ)分子标记及检测方法。“上师大5号”巨胚基因突变导致CYP78A13催化底物功能的缺失。本研究分别将开花后10天(10DAP)、开花后14天(14DAP)、开花后18天(18DAP)、开花后26天(26DAP)、开花后45天(45DAP)的“上师大5号”种子和“超2-10”种子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了可能的作用底物。“上师大5号”的吲哚乙酸在10DAP、14DAP比“超2-10”的含量提高。推测吲哚乙酸的改变可能导致巨胚水稻胚细胞的变大。对6DAP、10DAP、14DAP的“上师大5号”种子和“超2-10”种子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同样发现吲哚乙酸通路基因有变化。qPCR验证也证明了吲哚乙酸的提高可能导致吲哚乙酸的原初反应基因AUX/IAA、GH3两类基因的下调,SAUR类基因的上调。同时有几个膨胀素基因在胚发育时期上调,其中OS10g0555700基因在10DAP上调将近200倍。一些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基因在同时期也有上调,其中OS01g0314800基因在10DAP上调107倍。本研究还发现,在“上师大5号”水稻种子胚发育最为迅速时期(10DAP),种子中的2-linoleoylglycerol(2-单亚油酸甘油酯)和1-linoleoylglycerol(1-单亚油酸甘油酯)有提高。由此推测,这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最有可能为CYP78A13蛋白的作用底物。在“上师大5号”种子的1-stearoylglycerophosphoglycerol、1-stearoylglycerophosphocholine、2-stearoylglycerophosphocholine三种物质有下降,从这三种物质分子结构式推测,它们可能分别为CYP78A13蛋白作用2-linoleoylglycerol(2-单亚油酸甘油酯)和1-linoleoylglycerol(1-单亚油酸甘油酯)的后续产物。
其他文献
期刊
质体基因的正常表达对叶绿体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质体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复合物(PEP)是叶绿体中主要的RNA聚合酶,其调节机制是十分复杂的。AtECB1是PEP复合物的一个新成员,它是PEP依赖的质体基因表达所必需的。拟南芥中有一个与AtECB1同源的蛋白AtECB1-Like/MRL7-Like(AT2G31840)。本论文研究了AtECB1-Like在植物叶绿体发育中对质体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
苯酚和它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产品,包括树脂和塑料的制造、石油精炼、钢铁冶炼、煤炭加工、农药生产、纺织品、皮革、油漆、纸浆等等,同时它也可自然存在,如某些食物和人畜粪便中(尿液中含有0.5-80mg/L苯酚)。这种有机污染物能影响作物发育,同时通过生长于该土壤中的植物及其产品,能以食物链方式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国内外学者已筛出大量苯酚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机理以及土壤修复工艺做了许多研究,本论文借
学位
植物的雄性器官发育缺陷会导致雄性不育,而且有些雄性不育是条件性的,如在低温下植物会恢复育性并结子,然而,目前人们对这种低温恢复育性的机制仍然不清楚。本课题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研究植物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在前期的研究中获得了两个拟南芥雄性不育等位突变体,点突变体ms1142-1和T-DNA插入突变体ms1142-2,两个突变体成熟花药中都没有花粉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孢子发育过程没有完整外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的生产过程中耗水量非常大,仅中国而言,每年水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40%以上。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中国作为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水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干旱缺水已经成为水稻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因此,研究水稻抗旱机理,培育抗旱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的抗旱机理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水
学位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非编码小RNA,参与调控一半以上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内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miRNA在发育、肿瘤中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而对于miRNA在精子发生成熟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还很少。已有研究表明,miRNA在精子发生中具有重要功能,但具体哪些miRNA发挥了主要的调控功能还不清楚。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小鼠各个时期生精细胞分选技术,通过高
学位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主要种植于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一种常见的四季时令蔬菜。逆境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结球白菜,会通过体内复杂的防御机制来抵制外界的胁迫。此时,植株不能长期抵御高温,就会出现死苗,生长缓慢等症状,致使植株品质的降低和产量的下降。因此,选育耐热的不结球白菜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要对植物的品种进行改良,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再生
期刊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运用化学-酶法合成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药物中间体(R)-1-苯乙醇以及用生物酶催化法合成生物素的重要手性中间体单甲酯。  论文的第二章主要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对埃切毕赤酵母表达羰基还原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与发酵条件(培养温度、起始pH值、接种体积分数、装液量、苯乙酮诱导、产酶周期)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产酶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
农作物真菌病害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灾害之一,造成粮食大量减产,Nature杂志登载真菌病害已经给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和黄豆这5大粮食作物的产量带来每年600亿美元的损失,真菌病害不仅影响粮食安全,也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对于真菌病害的防治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对真菌病害的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方法,此方法会引起环境污染,而且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及人类健康。用生物防治法没有污染,环境友好而且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