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化的空间——四维建筑设计策略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建筑理论家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1893-1956)的经典著作《空间、时间和建筑:一个新传统的成长》的发表为标志,空间的本质与内涵实现了从三维到四维的跃进—一时间性终于成为建筑空间一个密不可分的维度。这种空间认知范式的革命性转变在颠覆了旧有的建筑设计策略和评价方法的同时,也必然导致新的建筑设计策略和评价方法的出现。本文所做的研究正是以此为思路,探讨了将瞬时的三维空间经验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编排与组合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空间形式语言。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三、四、五章为全文的重点,分别探讨新型空间形式语言的三个主要方面:语义单元、句法与修辞格。   第一章为绪论,作为开篇,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文研究问题的缘起,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以及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建筑空间认知发展史的简单回顾,梳理出这种转化背后蕴藏的时代与理论背景。第二部分则主要阐明了“主体的空间认知”这一命题包含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主体、身体、感觉、知觉等等,并阐明了现代认识型中主体空间认知的大致过程。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历时性空间经验的基本单元——帧化空间与帧化空间组,以及这些基本单元所具有的各种属性。这些单元可类比为空间形式语言的语义单元。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帧化空间组是按照怎样的规则组合成一段历时性空间经验。这一规则相当于本文所建立的新型空间形式语言的句法规则,只有明确了这些句法规则我们才可能对一系列帧化空间组进行时间上的编排。   第五章主要进行了帧化空间序列编排手法的研究。这些编排手法可以类比为空间形式语言的修辞格。   第六章为结语,为全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国际、国内视觉景观规划实践与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国外视觉景观规划的经验和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城市视觉景观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建立视觉景观分
随着建筑设计领域社会分工协作的加强和建筑软件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的集成化与智能化成为发展的趋势,计算机的建筑参数化辅助设计逐渐成为热门学科。其中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
历史文化村落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作为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客
我国当代的风景园林事业,历经5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伴随成就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任何发展都是在困难和克服困难中取得的。当前园林
本论文以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建筑界特别是岭南建筑的发展作为论文研究的背景,对广州市设计院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重点关注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机构发展及其建筑创
现今,高速的城市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化的动力。快速城市化发展,经济增长,人口集聚使城市产生了一系列制约的存在;生态、环境、物质文化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变成城市发展阻碍。
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流域这一特殊自然区域内,伴随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流域城市群普遍存在为获得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牺牲水资源和水
科技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为建筑材料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运用材料来表现建筑和塑造空间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以其对材料的敏感
南宁于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开始建城。   古城选址在南宁盆地中,邕江边,历史上曾经有过“晋城”、“唐城”、“宋城”,这些古代城池的建设都首先要解决的是“基础”问题:城
本论文以东南亚佛教-印度教建筑为对象,通过对东南亚各国佛教-印度教建筑的调研和分析,在建筑、社会、文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期,综合运用建筑历史、社会学、建筑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