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药物领域,水难溶性药物占据很大的比重,大约占40%。该类药物在人体内的溶解度极低,从而导致大部分药物随人体代谢排出体外,造成药物浪费。因此,增加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药物颗粒的尺寸对于药物的溶解度具有很大的影响。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大小与药物的颗粒尺寸呈反比。因此,通过使用合适的方法制备粒径较小、形貌均匀的药物颗粒,可以增加药物在人体内的溶解度,增加进入体循环的药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制备纳米药物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物理粉碎法、高压均质法、微乳液法、溶剂-反溶剂法等。其中,溶剂-反溶剂法是近年来常用的制备纳米药物的方法,相比于上述的其它方法,溶剂-反溶剂法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该方法使用有机溶剂,后期有机溶剂的清除比较繁琐且污染环境,而亚临界水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亚临界水作为溶剂具有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等优点,而且其极性可以调控。本文通过研究水难溶性药物克拉霉素在亚临界水中的溶解情况,得到大量的溶解度数据并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亚临界水法制备克拉霉素纳米颗粒的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克拉霉素在亚临界水中溶解度的研究,首先考察了溶解平衡时间对其影响,发现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克拉霉素的溶解度随着平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温度在100℃到180℃之间的溶解平衡时间不同,最终确定为20min。其次考察了亚临界水压力对克拉霉素溶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压力下克拉霉素的溶解度几乎不变,说明压力不影响克拉霉素在亚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最后考察了亚临界水温度和共溶剂含量对克拉霉素溶解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升温能够增大克拉霉素的溶解度,共溶剂的加入使克拉霉素的溶解度大幅度增加,并随着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亚临界水法制备克拉霉素纳米颗粒的研究,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克拉霉素纳米颗粒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实验方案:亚临界水温度150℃,反溶剂温度O℃,亚临界水/反溶剂体积比1:3,HPMC、PEG、α-乳糖和PVP质量浓度为0.4%。在该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克拉霉素纳米颗粒粒径小于90nm。红外谱图表明经过亚临界水法处理过的克拉霉素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经过亚临界水法处理过的克拉霉素衍射峰强度大幅减弱,表明药物的结晶度降低。体外溶出度测试显示克拉霉素原料药在150min后只溶出10.61%,经过亚临界水法处理过的克拉霉素在150min后溶出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