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采用测井分析、岩矿鉴定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从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实验两方面对研究区海相砂质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尤其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指相矿物的分析,指示了研究区奎山砂岩的形成与海水环境密切相关。 根据岩性组合及垂向沉积序列变化的分析,研究区上石盒子组发育了浅海、滨海、三角洲以及河流-湖泊沉积相,通过连井剖面的对比发现,奎山段在陆相河流-湖泊沉积背景下发育了大范围、连续的滨海相,形成了以奎山砂岩为代表的滨海砂体。结合奎山段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发现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发育浅海-滨海-三角洲沉积相,沉积相带基本呈北东展布南东分带,指示了在上石盒子沉积期地壳振荡频繁,仍然接受来自于东南方向的海侵。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时的沉积环境及形成的控制因素,建立了研究区中晚二叠世海相砂质沉积模式。在上石盒子沉积期,研究区经历了一个三级海平面变化周期,海水于上石盒子组晚期至石千峰初期退出本区。上石盒子组经历了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海相-三角洲相-河流相的沉积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