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对缅甸援助问题研究(1956-2016)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外援助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开始普遍存在于国际社会中,并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对外援助问题上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陆续向周边国家提供援助。缅甸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最早援助的国家之一。但是,现今学术界对中国对缅甸援助这一问题的关注不足,仅有的研究成果局限于中国对缅甸援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上,缺乏以历史的视角对中国对缅甸的援助进行整理与分析。本文在收集相关史料与资料的基础上将运用政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1956-2016年间中国政府对缅甸的援助问题进行研究。中国对缅甸的援助是中缅关系正常化的产物,也是历史上中缅良好关系继续发展的体现。本文第一部分对中缅关系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不同阶段中缅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中国对缅甸援助的内容十分丰富,把握现存史料与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将中国政府对缅甸的援助划分为经济技术援助、人道主义援助、医疗卫生援助、替代种植计划几种,以时间为线索对中国对缅援助的内容进行梳理。与西方带有掠夺、控制性质的援助不同,中国政府对缅甸的援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二是帮助缅甸实现自力更生;三是坚持适度原则;四是体现平等、互惠互利,这使得中缅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对缅甸提供援助,维系了与缅甸的良好关系、维护了国家的安全、提升了国家形象、扩宽了国际市场。通过接受中国政府的援助,缅甸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实现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国防实力有所上升、赈灾减灾能力有所提高、国际声誉也获得了恢复。
其他文献
在我国已实行的三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进程中,保险公司在车险定价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对车险保费的合理测算是增强竞争力以及市场稳健发展的核心。车险保费厘定的关键是计算纯保费,对车险累积索赔额的准确预测是准确测算纯保费的核心环节。目前主要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对累积索赔额进行预测,但其局限性在于需要对数据分布提前做出假设,而未来的车险理赔数据在数量和复杂程度上使得假设数据分布极其困难,因此广义线性模型在未来对
民兵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织形式,民兵处突能力的提升对维持社会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民兵应急分队,他们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民兵应急分队在抢险救灾中的能力如何,抢险救灾中存在哪些问题,由哪些深层次原因引起的,这些都制约着民兵队伍抢险救灾能力的提升。所以,要找到当前民兵队伍抢险救灾中的问题,剖析引起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到提升民兵抢险救灾能力的策
中国工会理论是在归纳和总结了中外各个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的研究后,根据时代背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不断发展和丰富各项制度模式,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工会制度。特别是在中国工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更是明确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和工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本成果研究目标致力于
在商业健康险也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却相对缓慢。基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相对不足的现状与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对于扩大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医疗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企业作为决策主体,利用我国“2008—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对企业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
学位
供水管网漏损一直以来是水行业存在的一大影响管网安全的难题。近年来,通过不断地实践证明,将供水管网规划分为独立计量分区(District Metered Area,DMA)已经成为供水管网控制漏损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供水管网的复杂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利用管网节点弹性指数差和管网水头损失划分供水管网DMA分区的方法。该DMA分区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基于自适应谱聚类算法求解DM
学位
学位
2020年初,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再一次引起了企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关注,除了有很多新的企业考虑购买董责险,亦有被保险企业寻求提升保障水平。这也说明,企业购买董责险这一行为也会影响到同行业企业,甚至整个市场企业的行为,从而产生外部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购买董责险是否会产生外部性(即“溢出效应”)、作用的机制以及影响方向如何,还没有相关研究。本文作者首先阅读国内外学者关于董责险对企业治理的作
邻里交往空间是家庭空间在住宅以外的扩展,是“家”与“园”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崭新诠释。因此在多民族聚居、杂居且多元文化交融的乌鲁木齐,创造良好的各族邻里交往空间,对提高和改善各族居民的社会交往程度和生活质量、促进各族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强住区的活力和吸引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民族学、社会学、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学科架构,对空间和邻里空间、民族交往和邻里交往等概念进行理论上的厘清和脉络上的把握。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