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冷却温度不均匀性及基于间歇控制的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huaw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进一步探索空间领域的进程中,星载电子设备的功率不断增大,喷雾冷却以其热移除能力强、换热温差小、温控严格、无沸腾滞后等优点,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喷雾冷却传热特性及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但对其作为电子设备散热的主要应用,尤其是表面温度不均、动态控制以及重力的作用等因素研究仍不充分。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手段,对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针对喷雾冷却复杂的空间特性,测量了液滴直径和体积流量密度的空间分布,解决了体积流量密度空间分布测量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建立液滴参数空间分布与表面温度不均匀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温度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可视化研究表明蒸汽在表面温度最高处产生并随着热流密度增大而向全表面传播。建立了两相传热区表面温度不均匀性预测关联式,绝对平均误差为15.7%,较以往模型考虑了热流密度的作用,适用范围更广、应用更简便。其次,为改善瞬态热负荷响应下热控系统的控制性能,保证调控过程中喷雾液滴参数不变,针对间歇性喷雾冷却(ISC)开展了研究。测量了表面温度不均匀性,分析了其对一维未来时间序列顺序函数法的影响。确定占空比和频率对ISC传热特性的影响,发现传热曲线随频率降低而向高壁温方向迁移,但该现象在高占空比时被抑制。以可视化手段获得间歇期表面液膜的动态变化特性,探讨了上述规律与液体高效利用的关系。提出一个基于流动离散化的传热分析模型,将连续性喷雾和ISC统一起来,引入斯特劳哈尔数表征体积流量密度与喷雾特征时间的相对关系,建立针对单相、两相传热特性和CHF的预测关联式,并将该方法推广至制冷剂闪蒸喷雾冷却(CSC)中。再次,通过研究三种加热面方向对传热特性的影响,以体积流量密度和液滴直径的形式、给出了连续性喷雾CHF对加热面方向敏感性的参数范围。发现加热面方向对表面温度不均匀性影响不大。将喷雾间歇控制与加热面方向研究结合,发现加热面方向对ISC的单相、两相传热特性和CHF均无影响。结合蒸发效率分析,提出蒸汽逃逸与雾化液滴(或热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导致连续性喷雾CHF受表面方向影响的主要因素,揭示了ISC蒸汽逃逸和流动离散化两个重要机制的相互作用。最后,基于液滴冲击壁面以及表面液膜流动的时间尺度,搭建了一座小型自由落体设施。以HFE-7000为工质、超光滑硅片(<0.5nm)为热表面,获得了常重力条件下表面液膜随热流密度的变化特性,获得了液膜三相接触线、润湿面积比和表面孤立液膜速度,指出表面温度不均导致的热毛细力会使表面孤立液膜流动加速。获得了低重力瞬态条件下表面温度和液膜变化特性,发现重力的大小对液膜形态并无重要作用,表面张力抑制了重力的作用。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环境友好,是我国重点研究和亟待开发的潜在能源之一。降压法目前被认为是实现水合物开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水合物降压开采涉及到相态变化、多相流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晶态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内部孔道、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IB族金属铜、银具有不同于其他过渡金属
Cidec(Cell death-inducing DFF45-like effector C)是脂滴(LD)相关蛋白,存在两种组织特异性亚型,分别是长亚型cidec-l和短亚型cidec-s。Cidec过表达能增加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TG)水平,然而关于该基因在猪体内的表达及与甘油三酯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同时Cidec在小肠脂肪代谢中的功能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以杜洛克猪和陆川猪为研究对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指由反转录病毒科禽反转录病毒属之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一些类型的细胞大量增生而导致的一类传染性肿瘤疾病,给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缺乏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只有通过种群的净化才能得到有效防控。但在净化检测过程中,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结果有不一致的情况,不同的检测日龄的结果之间也有差别。本
杉木是广西重要的乡土速生人工林用材树种,广泛栽植于广西北部、西北部及东北部等地区。为了实现杉木人工林速生、优质、丰产的培育目标,相关科研工作者已对广西杉木遗传改良进行了相应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福建省、湖南省等省份的杉木育种工作已进入第3代种子园的研究阶段,然而广西主要仍处于第2代种子园的研究阶段,充分挖掘广西杉木第2代种子园生产良种的潜力或从省外引入优良种质资源是提高广西杉木人工林良
基于游憩度差异的植物景观空间规划设计是精准提升公园游憩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空间的使用者为研究主体,选取西湖风景区太子湾公园,以公园中游人可进入活动的植物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分别获取植物景观空间的生态结构、景观要素、空间特征和游憩情况,接着将空间特征和游憩度进行量化,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解析西湖风景区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游憩度关系。研究表明:(1)空间特征
氢气是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众多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技术安全高效、清洁无碳,而且制备出的氢气纯度高达99.9%。然而,为还原产氢半反应提供质子和
电催化分解水对于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水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热力学能垒,且涉及多个质子和电子转移过程,被认为是整个水分解反应的瓶颈。因此,开发稳定
基于表界面电化学反应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比容量、使用安全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大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缓慢的离子传输速率
单过硫酸盐(PMS)是一种新兴的绿色氧化剂,具有适应p H范围广和易存储运输等特点,因而在高级氧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相比于均相催化剂,碳钴复合催化剂在保持了活化单过硫酸盐高活性的同时,具备更易回收、更加环境友好的特性,在有机污染物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发碳钴复合多孔催化剂的应用潜力,有必要对其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单过硫酸盐活化的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催化剂在活化单过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