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东北地区近地层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amch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大力发展低碳型新能源是各个国家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风能资源以其清洁、安全、可再生等优点被各国所重视,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对振兴东北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论文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东北地区近地层风能资源的时间变化与分布特征,将对东北地区风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利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90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共50年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分解和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小波变换、M-K突变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0年来平均风速的时空特征,包括年平均风速和季平均风速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年平均风速季节变化十分显著,表现为双峰型,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秋季大于冬季。(2)通过M-K突变检验证明了东北地区的风速正在逐年减小,但减小的幅度还没有达到一个突变的程度。(3)东北地区风速的分布与东北地区的地形有关,具体表现为风速高值区主要为于河谷、平原、沿海地区,风速低值主要在山地地区。(4)通过经验正交分解,表明东北地区平均风速主要呈现全场一致的变化方式,即东北地区风速整体减弱或是增强是第一位的。(5)东北地区中部的通榆、通辽一带以及北部的嫩江是开发风能资源最有潜力的地区。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深圳市观澜河清湖段作为实验河段,选取河道内已建成的翻板闸和拦河堰两种拦河措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物理生境关键因子及河流物理生境条件的影响,并利用底栖动物和物理生境适宜性指数(K值)对拦河措施所塑造的物理生境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以此来探索在中小型河流——观澜河中,中小型拦河措施——翻板闸和拦河堰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翻板闸和拦河堰对物理生境关键因子均起到明显的改变作用。水流在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当今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0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6°C。气候的变化已经对陆地上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响应更为显著且敏感。本文以长白山林线交错带的两种指示性植物群落——牛皮杜鹃群落和高山笃斯越橘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气候变暖的野外增温装置——开顶式增温箱(OTC, open-top chamber)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东北草甸草原的优势种,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为主要伴生种。羊草和寸草苔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东北松嫩草原的退化和恢复演替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研究以人工建植的寸草苔背景群落中不同初始密度的羊草和寸草苔实验种群,及天然草原中不同演替群落的天然羊草和寸草苔种群为研究对象,经过一个生长季的取样测定,对实验小区和天然样地中羊草种群的数量动态
p16蛋白是细胞周期依赖激酶的抑制子,它通过与CDK4/CDK6形成复合体来阻止CDK4/CDK6与cyclinD的结合,从而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以及阻断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我们的研究发现, p16蛋白的甲基化存在于很多种细胞系中。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16蛋白的22位、131位、138位精氨酸残基点突变成赖氨酸以后,p16蛋白的甲基化程度降低。Western Blotting和TUNEL分析表明,
肌球蛋白X(Myosin X, MyoX)是一种只在脊椎动物中表达的非传统的肌球蛋白,它的尾部区域可以特定的与微管相互作用,而微管是构成神经元主要的细胞骨架之一,稳定的微管向前聚集可以帮助神经元轴突的形成,这就暗示着Myosin X可能通过调节微管的稳定性参与到神经元的极性发育过程中。之前我们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利用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培养体系,通过分别电转染scramble siRNA和Myo X s
松嫩草地最近10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的干扰,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三者都属于荒漠化的范畴,在草地荒漠化过程中,土壤侵蚀则是其自然驱动过程的关键。荒漠化表现为群落组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结构破坏,功能受阻,草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由此可知,对影响松嫩草地土壤抗蚀性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松嫩草地植被调查、土壤野外取样及室内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植被调查结果显示在演替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平台。借此可以揭示功能上密切相关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结构关系,为深入认识机体的生理病理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Myo X在于脊椎动物中存在较为广泛,是肌球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常作为动力蛋白参与调节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根据有无头部区可分为分子量大小大约为240kDa全长形式和另一种分子量为165kDa左右的无头形式的Myo X,前
树木年轮以其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分布范围广及样本易得等特点,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长白山区汪清金沟岭和老爷岭的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树轮宽度作为环境代用指标,应用树轮气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东北红豆杉树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重建了汪清金沟岭地区1811~2010年的上年10月-当年3月平均最低温。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1)基于
在植被遥感的研究中叶片的反射特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影响植被反射信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叶片表面蜡质层产生的镜面反射。随着多角度遥感的不断发展,叶片镜面反射对植被参数反演的影响进一步增大。因此研究植物叶片的镜面反射对叶片的反射分布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通过镜面反射的大小来确定叶片的表面结构特征。本研究以一种表面蜡质层明显的橡皮树叶片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入射角、探测角、方位角范围测量叶片的反射信息,确定出
卫星遥感图像记录的反射率与地表真实的反射率相差甚远,在典型情况下,来自地物反射辐射的贡献在450nm波段占50%,在850nm波段占80%,由于大气散射、吸收和反射三重作用,导致图像中的地物模糊不清、光谱失真。构建合适的模型校正大气影响并获得清晰的地物影像、精确的地物反射率数据,是大气校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遥感应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的目的是改进已有的光谱矢量模型使其适应于QirckBird